鲤斜管虫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危害

身体后部有一个大核一般在大核的旁边或后面有一球形小核适宜斜管虫繁殖的水温为818摄氏度最适繁殖水温为512 摄氏度因此每年34月和1112月是此病的流行季节夏秋两季比较少见斜管虫离开鱼体后在水中自由状态下可维持生活12天可以直接转移到其他鱼体或水体中去在鱼种培育池塘和小面积的人工水域环境内的鱼对斜管虫感染最敏感而且能引起严重的死亡斜管虫主要侵袭鱼的和皮肤以鳃和皮肤上的粘液作营养当鱼被斜管虫大量寄生时鱼的鳃和皮肤遭受破坏并刺激皮肤和鳃大量分泌粘液使鱼的呼吸困难鱼体表现瘦弱发黑游动迟钝随即死亡基本症状病鱼体色发暗发红即鱼体表鳍鳃部有充现象游动减慢确诊前连续两天出现几十到上百尾病鱼死亡现象经显微镜检查病鱼鳃丝发现寄生有鲤斜管虫 1999年5月12日至19日湖北省红安县国营鱼种场惨遭斜管虫的害,死亡鱼苗11428万尾,损失10.万元一危害鱼苗的时间渤月年家繁期本场催产缝从5月5日开始到61999青鱼2日结束,共9批,催产亲鱼230组,其中5月7日至14日分别催产的四批亲鱼105组,生产鱼苗11428万尾分别于5月l:之日至19日惨遭斜管虫的危,鱼苗在出环前后全部死斜管虫少则3个以上,多则几十个至百余个,这四批鱼苗都被斜管虫残害,鱼苗在出环前后全部死亡

生活习性

暗沟阴暗适温粪便污水淤泥腐殖质是产生斜管虫的条件和基地适宜斜管虫繁殖的水温为8-18摄氏度最适繁殖水温为5-12摄氏度因此每年3-4月和11-12月是此病的流行季节夏秋两季比较少见斜管虫离开鱼体后在水中自由状态下可维持生活1-2天可以直接转移到其他鱼体或水体中去在鱼种培育池塘和小面积的人工水域环境内的鱼对斜管虫感染最敏感而且斜管虫是鱼苗的大敌能引起严重的死亡斜管虫主要侵袭鱼的鳃和皮肤以和皮肤上的粘液作营养当鱼被斜管虫大量寄生时鱼的鳃和皮肤遭受破坏并刺激皮肤和鳃大量分泌粘液使鱼的呼吸困难鱼体表现瘦弱发黑游动迟钝随即死亡

斜管虫病

发病情况

发病池塘水面3亩水深1.2m左右该批鱼苗5月20日催产孵化6月5日将鱼苗放入网箱中7日开始发病12日大批死亡养殖用水来源于南湾水库经蓄水池增温后引入鳜鱼池微流水调节水质日换水量30%~40%水质参数如下溶解氧大于5.0mg/LpH为7.2~8.0化学耗氧量为5.6mg/L总度2.04毫克当量/L硬度2.76毫克当量/L氨氮0.42mg/L亚硝态氮0.0070mg/L硝态氮0.10mg/L发病期间水温范围为23℃~28℃
发病初期鱼体表无明显症状出现仅少数个体浮于水面摄食能力减弱呼吸困难开始浮头反应迟钝疑似操作不慎和刚上箱对新环境不适产生的应激反应;再加上水温较高根本没有考虑斜管虫感染此后几天持续阴雨低温饵料鱼供应不足鱼苗游动无力在水中侧游打转每天都有少量死亡至12日呈暴发性死亡

临床症状

鱼尾穿孔
死亡个体体色稍深口张开不能闭合体表完整且无充血鳃丝颜色较淡皮肤鳃部粘液增多剪取尾鳍和鳃丝镜检发现大量活动的椭圆形虫体在显微镜下观察一个视野内达100个以上由于虫体的强烈机械运动引起黏液分泌增加和鳃丝肿大导致呼吸困难而使大量鱼苗死亡

病原

虫体分为背腹两面侧面观背面隆起腹面稍平坦腹面观呈卵圆形活体大小为0.042mm~0.058mm0.026mm~0.044mm背面前端左上角有一列刚毛腹面左右不对称两边各有数目不同且长短不一的纤毛线左侧纤毛线8条~11条右侧纤毛线6条~9条每条纤毛线长着一排纤毛中间部分裸露腹面前中部有一胞口由大约16根~20根刺杆作圆形围绕而成呈漏斗状末端形成钩曲大核位于虫体后部椭圆形大小约为虫长的1/3;小核一个球形在大核后侧伸缩泡两个大小相等一个在体前部偏右另一个在体后部偏左此虫形态与陈启鎏描述的鲤斜管虫无显著差别故认为该病的病原是鲤斜管虫

防治措施

斜管虫病一般流行于春秋季节最适繁殖温度为12℃~18℃20℃以上一般不会发生此病主要危害鱼苗鱼种为苗种培育阶段常见鱼病当水温达到23℃~28℃时因斜管虫寄生并引起暴发性死亡的病例至今未见报道资料本次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饵料供应不足导致鱼体健康状况较差而且连续阴雨导致温度下降使池塘中的斜管虫大量繁殖从而导致大量鱼苗死亡

防治方法

防治措施

①苗种放养前用生石灰对蓄水池和养殖池进行彻底清塘消毒②注意孵化过程及暂养用水的消毒处理苗种上箱或放养时酌情用7ppm的硫酸铜和FeSO4合剂5∶2浸洗10分钟~20分钟;③饵料鱼投放前除"水花"外每次都要用8ppm硫酸铜消毒10分钟~20分钟避免饵料鱼带入病原;④斜管虫在水温20℃以上仍可大量繁殖其危害性不可忽视因此鱼苗鱼种培育阶段每两天抽样镜检是必要的

治疗方法

①用125ppm福尔马林溶液浸洗病鱼10分钟~15分钟间隔24小时再洗一次即可治愈或用18ppm~22ppm福尔马林溶液全池泼洒可一次性杀灭虫体但使用福尔马林后池水因浮游植物被杀死水中缺氧要特别注意增氧或增大换水量;②用2%~3%食盐溶液浸洗5分钟~15分钟间隔24小时再洗一次;③用20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分钟~25分钟第二天再洗一次

罗汉身上的斜管虫病

感染的迹象:受侵害的鱼在硬物体上摩擦合拢鳍皮肤上覆盖着发白的蓝色不透明体尤其是在关部和背鳍之间如果鳃部受到侵害呼吸的频率显著加快在感染的晚期皮肤表面肿胀然后脱落
感染详述:斜管虫是纤毛虫一种单细胞的用显微镜才能看得见的生物体不均匀地覆盖着茸毛茸毛推动虫体在水中前进使用中等倍数显微镜能看到斜管虫但是必须迅速采到标本因为斜管虫在鱼死后两小时之内就离开了鱼体这种寄生虫首先侵袭受了伤的鱼但是在拥挤的环境条件里传染到健康的鱼斜管虫病使鱼变得非常弱严重的病例能对鳃造成长久的损伤斜管虫靠细胞分裂繁殖
治疗方法:如果鱼比较强壮对淡水鱼类最好的治疗方法是用3%的盐水浸泡让鱼呆在里面直到它们蜷缩起来然后迅速地把它们放回到它们自己的水族箱里作为一种替代并且刺激性小治疗方法是将鱼放入1%的盐水中待10-15分钟然后把鱼放回干净的水里治疗热带鱼温度最好在28-30度或者可以使用新型抗寄生虫处理剂如果寄生虫留在没有鱼的温度在30度的水族箱里大约5天它们就会死亡但是还必须治疗鱼体上的寄生虫

疾病案例

单位张耀娟 张耀兰 南京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南京210029章子豪 安徽省五河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患者女33岁农民以畏寒发热咽痛及全身酸痛1月余而就诊安徽省五河县人民医院入院前曾在当地用青霉素先锋霉素等治疗疗效不佳入院后体检T38.5℃皮肤粘膜无皮疹和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腹软肝脾肋下未及WBC21.0×109/L,N0.9,L0.1,E<0.5×106/L,血沉55mm/h入院拟诊为败血症结缔组织病入院后体温波动于37℃~39.4℃用抗生素激素等治疗无明显疗效入院后第5天在白细胞浓缩推片中发现了一种纤毛虫改用灭滴灵静脉连续点滴5天体温略有下降其它症状有所改善入院后第10天病人自动出院经随访患者出院后1月余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但出现明显皮肤瘙痒并伴有脱皮和色素沉着 讨论白细胞浓缩推片中发现的纤毛虫为椭圆形前端略尖虫体前端向腹面屈曲腹面平或凹陷背部隆起虫体大小为28~36×16~29μm平均大小为33×19μm背面纤毛退化腹面有10余例纤毛细胞核有大小两种位于虫体末端其中大核1个小核1~8个胞口位于腹面靠近前端胞咽由10根左右细长的刺杆组成篮状支撑向后逐渐细削末端常弯转该虫经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唐崇惕教授和中科院院士中国水生生物研究所沈韫芬教授鉴定为管口目(Cyrtophorida)斜管科(ChilodonellidaeDeroux,1970)斜管虫属(ChilodonellaStrand1926)纤毛虫12该虫形态与钩刺斜管虫(C.uncinataEhrenbery,1838)相似不同的是该虫的大核较大约占虫体面积的1/4~1/5胞口位置较低而钩刺斜管虫的大核只约为虫体面积的1/25胞口位置较高因此该虫可能为一新种管口目的纤毛虫常生活于食草类动物的胃肠道内土壤中和鱼类体表该患者为农民平时养羊宰羊此次生病前在宰羊时手曾被刀划破推测羊胃肠或土壤中的斜管虫属纤毛虫可能由皮肤破损处侵入体内并在血液中寄生而导致患者发病斜管虫属纤毛虫在人体血液中寄生并引起临床症状为国内外首次报道该虫为斜管虫属中的哪一具体虫种及其发病机理流行病学等诸多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