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龙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马一龙(明代农学家、书法家)

马一龙(1499—1571)明农学家、书法家。字负图,号孟河,别号玉华子。溧阳人。马性鲁子,马从谦侄。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翰林院检讨,授南京国子监司业。因母亲年老多病,五次上疏请求返里养亲,方得批准。三十八年分校礼闱,擢南少司成摄大司成事。辞官回溧阳后建务本书院,构筑馆舍,读书著述。曾捐资设义田,恢复盘龙堰,改筑盘龙桥,重建尊经阁等。招募农民垦种,采用分成制,把收获的一半给佣工,一年后荒地全部得到开垦并取得好收成。根据自己的农事经验编辑《农说》,以阴阳理论阐述农业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在农学思想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另著有《农经》、《字帖》及《玉华子游艺集》24卷,石刻书法有《重修广化庵记》、《楷书石碑》。工书。法怀素《圣母帖》,遒劲飘逸,自谓怀素以后一人。去世后入祀乡贤祠和忠孝祠。

马一龙(中国伊斯兰教戛迪林耶学派灵明堂门宦创始人)

马一龙(1853~1925),中国伊斯兰教戛迪林耶学派灵明堂门宦创始人。字灵明,尊号古土布·哈尼夫拉。回族。世居甘肃省兰州西关海家滩。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