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栓菌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香栓菌。
拉丁学名:Trametes suaveloens (L.) Fr.
中文别名:杨柳白腐菌 。
分类地位:非褶菌目、多孔菌科、栓菌属。
分布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浙江、安徽、青海、新疆、甘肃、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四川、云南、西藏等。

菌类简介

生态习性:主要生于杨、柳属的树木,有时也生桦树活立木、枯立木及伐桩上。
野生香栓菌菌褶部分 野生香栓菌菌褶部分
经济用途:属木腐菌,被侵害树木引起心材或边材形成典型的白色腐朽。另外记载新鲜时有香气味,干时气味渐消失。

所属科目

香栓菌属于多孔菌目的一科。本科真菌子实体多种形状,平伏、带菌盖,有柄或无柄,一年生或多年生,
菌根分布结构示意图 菌根分布结构示意图
肉质、革质、木栓质或木质。菌肉通常无色或褐色。菌丝体有一体型、二体型和三体型。子实层生于菌管内。
菌管通常位于子实体下面,一般是管状、齿状或迷路状,它们紧密地连结在一起,有共同的管壁,有囊状体、刚毛、菌丝柱等不孕器官。担子棒状,有2~4个孢子。孢子有多种形状,无色到褐色,平滑。
绝大多数种类木生,少数地生。世界分布。依据子实体的外部特征(如子实体的形状、柄的有无、菌肉的颜色与质地、菌管与管口形状等)和内部结构,本科下分约105属。多孔菌目科真菌如茯苓、猪苓、云芝等是常用的中草药(见药用真菌);灰树花、硫黄菌等可供食用(见食用菌)。有些种类如松根病菌可引起松树立木的严重病害;也有些种类可引起木材的白色腐朽和褐色腐朽。

菌种特征

香栓菌生于杨、柳及壳斗科等树木上。香栓菌属木腐菌,分解木质素的能力较强,传播蔓延很快。常侵害
野生香栓菌 野生香栓菌
食用菌段木,尤其在段木接种后,长期潮湿、通风条件差的情况下容易生长此种菌。
香栓菌内侧排列着许多放射状的薄片,称为菌褶,菌褶两面能够产生单细胞的棒状担子,担子产生孢子。伞柄上常常会有环状的膜,也就是菌环。香栓菌的繁殖是靠担孢子进行的。担孢子成熟以后,会散落下来,如果散落的位置条件合适,就会萌发,成为菌丝体
菌丝体是香栓菌的营养体,是一种疏松状态的绵白色的物质,存在在土表或枯枝烂叶下面。它可以从土壤或其它有机物中吸收养分,营腐生生活。这些菌丝体彼此缠结在一起,吸收养分,不断发育生长,形成菌蕾,再经过生长伸出地面,成为新的香栓菌个体。
香栓菌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浙江、安徽、青海、新疆、甘肃、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四川、云南、西藏等。

营养需求

香栓菌在发菌阶段暗培养完全可以正常生长。但菌体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在完全黑暗的条件
菌根结构特征 菌根结构特征
下,子实体很难分化,强光下不易形成子实体,一般光线为800至1500勒克斯,光照时间每天为12至14小时。不同品种对光线的需求有一定的差异。有的需要强光,有的需要弱光,但生产实践表明,在光线过弱的情况下,往往出现菌体畸形,菌柄细长,菌盖过小。在寒冷的冬季即使强光直射对香栓菌的外观形状、菌体色泽和品质也影响不大。
培养料料水比为1∶1至1∶1.3,培养料的水分为65%,香栓菌菌体生长发育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5%至90%,相对湿度过高会出现黄菌。在低温6℃至7℃,空气湿度过小时常发生菌盖龟裂。香栓菌含水量小,采摘后在15℃以下可保持14天左右。
香栓菌属低温型的菌类,菌丝生长温度为5℃至32℃。最适应温度22℃至25℃,5℃以下生长缓慢,在35℃至37℃时菌丝停止生长。其菌丝体后熟则需要30至45天达到生理性成熟,一般控制在零下3℃至15℃之间,最适宜温度为7℃至12℃子实体方能分化,出菌生长温度在3℃至22℃,最适宜温度在13℃至18℃。从制出菌棒到采收为110至130天左右。从菌蕾到采收为8至15天左右,出菌时间在11月下旬至次年3月。
香栓菌自然生长环境土壤为微碱性,pH值为7.8,香栓菌菌丝可以在pH值5至11的基物上生长,最适宜的pH值为5.5至6.5。原种栽培中考虑由于高压灭菌时pH值往往下降到0.5分值,则配料时pH值应在7左右。栽培菌棒的配料最适合在6.5至7.5之间,各种培养料的pH值可用普通的pH试纸测定。
香栓菌是一种好气型菌类,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均需新鲜空气,常通风换气是非常必要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0.4%以上,香栓菌原基很难出现,发育受阻,易产生畸形菌。从栽培经验看,香栓菌子实体生长阶段对氧气的需求量超过一般菌类。栽培环境通风不良使子实体菌柄增长,影响品质。但无论哪个生产阶段其通风换气必须是温和的,主要是温度和风速和谐一致。

生长繁殖

香栓菌是腐生菌的一种,是林木的分解者。除了加工枯木的工作以外,这种菌还和针叶林木的根共生出菌
菌丝体生长结构示意图 菌丝体生长结构示意图
根(即菌丝体和高等植物的根组成的共生体)。这种菌还常常落户于树木的新茎上,使其窒息。
香栓菌年幼时往往长成半球形,随着它们慢慢长大,菌盖逐渐展开,成为一把把光滑细嫩的伞。伞的内侧排列着许多放射状的薄片,称为菌褶,菌褶两面能够产生单细胞的棒状担子,担子产生孢子。
伞柄上常常会有环状的膜,也就是菌环。香栓菌的繁殖是靠担孢子进行的。孢子成熟以后,会散落下来,如果散落的位置条件合适,就会萌发,成为菌丝体。菌丝体是菌的营养体,是一种疏松状态的绵白色的物质,存在在土表或枯枝烂叶下面。
香栓菌所拥有的这种“化学武器”效力非凡,它甚至可以单独完成对一段枯木最初期的加工转化工作,使原本已经死亡的有机物质重新回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循环中去,使之再一次成为对动物和植物的生长都有用的物质。
香栓菌的纤维丝还和树根紧密地交错共生在一起。这种交错生长的根被称为菌根。利用菌根,香栓菌可以从树木那里获得营养,同时也为树木提供它们从落叶层中吸收上来的矿物盐。在加工转化着大部分已经死亡的有机物。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