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下段癌及贲门癌切除术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简介

食管下段癌及贲门癌切除术
Resection of Carcinoma at the Lower Part of Esophagus and at Cardia of Stomach

术前准备

1.食管高度梗阻者,术前3天冲洗食管。
2.人院后即口服食管消炎药。
3.加强营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4.结肠移植者则按结肠癌准备。

体位

右侧卧位。

麻醉

气管内插管全麻。

手术步骤

1.切口:左胸后外侧第7肋间或肋床切口。
2.左肺下叶向前上方牵开,于心包和胸主动脉之间纵行剪开纵隔胸膜。
3.用手指掏出食管下段,套以纱布条牵引。应尽量避免损伤对侧纵隔胸膜。
4.探查病变。注意肿瘤的部位、大小;与前方有无浸润;纵隔内有无淋巴结的转移等。明确肿瘤可切除后,则应暂停对食管的游离。
5.于肝左叶和脾之间切开膈肌。切开时应妥善止血,同时避免损伤膈神经
6.探查腹腔脏器有无转移,特别注意肝、脾及胃左动脉周围淋巴结有无转移。
7.打开胃结肠韧带,逐一钳夹、切断、结扎胃网膜左动脉及胃短动脉。
8.游离胃小弯。于胰腺上缘分离出胃左动脉,钳夹后切断,近心端结扎并缝扎。 其周围淋巴结均应清除。处理以上胃血管时,随时注意,避免损伤胃大小弯侧的边缘血管弓。
9.距离肿瘤边缘5cm以远切断胃。切面呈斜形,多保留胃大弯。
10.胃远侧端先用连续(或间断)全层缝合,然后间断浆肌层缝合。
11.食管胃端侧吻合:胃底前壁近大弯侧和距肿瘤上缘5cm以远处的食管,作为吻合平 面。第1排用细丝线间断缝合食管后壁肌层与胃底前壁浆肌层5针,针间距0.3cm。全部缝完后再打结。
12.距此排缝线lcm处,对应于食管的宽度切开胃壁浆肌层,缝扎粘膜下血管。剪开粘膜,吸尽胃液。以同边距剪开食管后壁肌层,其粘膜应多保留0.3cm。
13.第2排行间断全层缝合。一般8~10针,针间距0.3cm,边距0.5cm。要求两缘粘膜整齐对拢。胃管经吻合口送人胃,达幽门区。
14.第3排缝线自吻合两端向中间边剪除食管前壁边行间断全层内翻或外翻缝合。
15.最后间断缝合食管肌层与胃浆肌层。一般5~7针,距上排缝线lcm。吻合口形成一套叠样人工瓣膜,可减少术后的食物反流。
16.食管胃端端吻合:因胃大弯延展性极大,断胃后,保留胃远端大弯侧切口3~4cm暂不缝合,作为胃作的吻合口。小弯侧缝合后,残胃自然呈管状。食管与胃大弯行端 端吻合,方法与食管胃端侧吻合相同。
17.粗丝线缝合膈肌,胃壁与膈肌切缘用细丝线间断缝合固定,针距lcm。应注意勿损伤或压迫胃壁血管弓。
18.冲洗胸腔,安置闭式引流管,放置抗生素,缝合切口。

术后处理

1.持续胃肠减压,待肠蠕动恢复后拔除胃管,进少量流质。逐日增加至全量。
2.静脉中补充水及电解质,加强营养支持。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