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建光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简介

韩建光,男,常熟市中学高中物理教师。他2001年作为人才从山东引入常熟市中学工作,从1987年毕业参加工作到1996年,在短短的9年时间里,被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2000年他被选送参加了教育部“跨世纪园丁工程”中的“全国中学物理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成为国家级的骨干教师,这使得他的业务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先后获得苏州市中青年物理学科带头人、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名教师等荣誉,被常熟市人民政府评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苏州市第十批特级教师。

教学理念

“如果学生脑中无法建立物理模型,答题时心中就没有边际。”韩建光把教具当作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的载体,原子的“跃迁”理论、力的分解、“单摆”周期的测量等等,这些抽象又难以解释的物理原理,他都通过具体的教具演示,让学生在脑中建立正确物理模型。

高中物理主要内容是力学、光学、电学热学和原子物理,这些东西较为抽象,初学者往往无从下手。韩建光采用了“几何画板”,以数形结合的方式来处理所采集的数据,建立起物理模型中的数学规律。

“书上讲的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不一定相符,如果教师简单地强调书本上的正确结论,而不是通过实验去引导他们探究,他们就无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主要贡献

韩建光辅导的学生有30多人次在江苏省和全国物理竞赛中获奖,2006年高考中,他任教的班级物理平均分达127分,名列大市前茅。他认为,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而目前中学的教学仪器普遍短缺,演示效果差。为此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自制教具用于教学中,改进、自制了数十件实用性强、演示效果好、可见度大、制作简单的教具,使物理学科贴近生活、贴近科技,把实践性、动手性强的一面更多地展示给学生,减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畏难情绪。他自制的“光电效应演示器”、“一种交流电计时器及应用”、“洛仑兹力演示器”、“简谐运动图像描绘仪”、“单摆振动图像描绘仪”等在省、全国的自制创新教具评比活动上获奖。因此他被邀请出席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新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国际会议,论文《开展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发表在“国际物理教育通讯”上,他还被吸收为“国际物理教育信息交流中心”成员。

近100篇发表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的论文,是他对多年教学工作的经验总结;用 6年的时间将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掌握性教学策略”与物理课堂教学相结合,形成的 “创设情景、学前准备———提供提纲、引导自学———优化教法、依标施教———分层训练、深化理解———达标反馈、及时矫正”的课堂教学模式,大面积提高了物理教学质量;由他自主开发的课程多媒体资源已列入江苏省初中新课标教材配套的教师备课参考资料。

他还结合新课程实施中更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这一特点,在新的一届高一物理教学中实施“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形成性评价”研究,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实施过程性评价的研究,填补了国内这一研究中的空白,目前,这一研究课题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2008-2011年度重点资助课题项目。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