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损伤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病因

面神经损伤的常见原因是颅中窝岩骨部及乳突部的骨折,该部约有50%的纵行骨折和25%的横行骨折伴发第Ⅶ颅神经损伤,特别是与岩锥长轴平行的纵行骨折,面神经最易遭受牵扯、挫伤或骨折片压榨而致早发型或迟发型面神经麻痹。

临床表现

早发型者伤后立即出现面肌瘫痪,患侧失去表情,眼睑闭合不全,口角偏向健侧,尤以哭、笑时更为明显,患眼常有暴露性角膜炎。如果面神经损伤在鼓索神经近端,则同侧舌前2/3味觉丧失。迟发型者常于伤后5~7天出现面肌瘫痪,多因出血、缺血、水肿或压迫所致,预后较好。

检查

1.X线检查 
2.电生理检查
神经电反应及肌电图均为阴性则说明神经传导已中断,但还不能确定是解剖性断离还是生理性阻滞。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多次反复测试常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诊断

面神经损伤的程度可根据伤后麻痹出现的早晚和程度,以及电兴奋和肌电图的检查加以判定。

治疗

由于面神经损伤后恢复的可能性较大,早期处理应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可采用地塞米松及适量脱水的方法,以减轻创伤反应及局部水肿;可给予神经营养性药物及钙阻滞剂,以改善神经代谢及血管供血,常能促进神经机能恢复。外科治疗仅适于神经已经断离,或严重面瘫经4~6个月的非手术治疗毫无效果的病人。
1.面-副神经吻合术
此手术是将副神经的中枢段与面神经的周围段行对端吻合,手术方法简单,成功率较高,大部分病人在术后3~5个月即有面部肌肉运动的恢复。缺点是原副神经所支配的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将发生瘫痪和萎缩,导致垂肩。
2.面-膈神经吻合术
将膈神经的中枢段与面神经的周围段行对端吻合。此手术操作较面-副神经吻合复杂,需将膈神经自颈部游离,再经皮下逆行牵至面神经切口与之吻合。优点是膈神经再生力较强,且两侧膈神经之间有较多的吻合支相连,同时还纳入第9~12肋间神经的纤维。因此一侧膈神经切断后,仅有暂时性患侧膈肌运动障碍,不久即可自行代偿而恢复。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