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星九棘鲈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外形特征

青星九棘鲈体色极为艳丽,体型大,体长椭圆形,侧扁,红色但有许多蓝点均匀散布。口裂开阔,上颌稍能活动,可向前伸出,上下颌前端具小犬齿,下颌内侧齿尖锐,排列不规则,可向内倒状;锄骨和腭骨具绒毛状齿。有时体色可见隐约有宽褐色横带,体前半色较淡,后半较暗。前鳃盖骨后缘具细锯齿,不甚明显。鳃盖骨具三枚扁平棘。体被细小栉鳞;侧线鳞孔数47至54枚;纵列鳞数94至114枚。背鳍有硬棘4枚,软条14至16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8至9枚;腹鳍腹位,末端不及肛门开口,胸鳍圆形,尾鳍圆形。体长可达45厘米。

生活习性

青星九棘鲈常独游,但亦有以小群出现,通常栖息水深2-150米处水质清澈,珊瑚生长繁茂的岩沟或珊瑚礁斜坡上,平常躲在礁穴中,但也会在礁区四处游动主要于清晨及午后觅食,以小鱼及甲壳类为食。

分布范围

青星九棘鲈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延伸至红海、南非、阿拉伯湾、阿曼湾、日本南部、澳洲等热带海域。

生长繁殖

青星九棘鲈一夫多妻制,由1只最具优势的雄鱼和2-12只雌鱼组成,有领土意识,大约400多平方米。每年5-10月产卵,刚孵化的小鱼是雌雄同体,在成长到23-26厘米时才开始雌雄分化。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