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内酯注射液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警示语

虽然本品在上市前的临床试验中未出现过敏性休克的病例,但仍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是使用,使用者应是具备治疗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的资质或曾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的医师,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等严重不良反应者应立即停药并及时进行救治。

成份

主要成分为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等,辅料为甘油、乙醇。

性状

本品为无色或浅黄色澄明液体。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用于瘀血阻络所致的缺血性中风病中经络。症见头晕目眩,口舌歪斜,言语蹇涩,肢体麻木,头痛,半身不遂,适用于急性期脑梗死和恢复期脑梗死见上述表现者。

规格

每支装2ml(含萜类内酯10mg)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一次5支,临用前将药物缓慢加于0.9%葡萄糖注射液250ml或5%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稀释,缓慢静脉,一日1次,用药期间需严格控制滴速,滴注速度不高于每分钟40~60滴。疗程为14天。

不良反应

1.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轻度眩晕、头痛、眼发涩发干、恶心、呕吐、胃脘胀满等。
2.个别患者用药后可出现重度面潮红,面春发麻等。

禁忌

1.对本品或银杏类制剂有过敏或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
2.本品含有乙醇、甘油,对乙醇(酒精)、甘油过敏者禁用。
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注意事项

1.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用药史和过敏史,过敏体质者慎用。
2.用药前应认真检查药品以及配置后的滴注液,发现药液出现浑浊、沉淀、变色、结晶等现象时不能使用。
3.药品稀释应该严格按照要求配置,不得随意改变稀释浓度和稀释溶液用量,配药后应坚持即配即用,不宜长期放置。
4.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混合配伍,禁止与其他注射剂混合滴注;本品尚无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信息,谨慎联合用药。
5.严格掌握用法用量及疗程。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给药速度、疗程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滴注速度不得超过每分钟60滴。
6.药品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
7.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30分钟。发现异常,立即停药,采用积极救治措施;用药结束后应该在医疗机构至少观察30分钟。
8.用药后出现轻度眩晕、头痛或局部疼痛者,可降低滴注速度,症状有可能减轻或缓解。
9.对乙醇(酒精)耐心差者慎用。
10.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者应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11.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疾病者慎用。
12.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13.现有的临床试验支持仅14天用药的安全性。
14.本品尚未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歌以及7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进行过临床试验,因此,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以及7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用药无法确定,以上的人群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尚无药物相互作用相关研究,因此,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

临床试验

本品于2004年8月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临床研究,于2004年11月至2005年9月进行了I、II、III期临床试验。
I期临床试验为观察人体对银杏内酯注射液的耐受程度,确定临床给药的安全范围。I期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设5组,分别给2ml、4ml、8ml、10ml、14ml、18ml药物,总计26人;连续给药耐受性试验分为10ml和14ml两个剂量组,总计12人,一日1次,连续给药14天。单次给药和连续给药的耐受性试验用药方均为:银杏内酯注射液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静脉滴注数应从10滴/分钟开始,逐渐增加,不超过60滴/分钟。I期临床试验结果推荐的临床用剂量为不大于10ml/次/日。
II、III期临床试验为观察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中风病(轻中度脑梗死)恢复期之瘀血阻络证的有效性和对人体的安全性。临床试验设计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药、平行对照方法,对照药物选择舒血宁注射液。II期临床用法用量:试验组(低剂量组):银杏内酯注射液6ml,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释后静滴,一日1次。试验组(高剂量组):银杏内酯注射液6ml,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释后静滴,一日1次。试验组(高剂量组):银杏内酯注射液10ml,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释后静滴,一日1次。对照组:舒血宁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一日1次。用药期间严格控制滴速,要求不高于40~60滴/分钟。疗程14天。
III期临床试验观察病例数为448例,其中舒血宁注射液115例,银杏内酯注射液333例。纳入的病例主要为中风病中经络恢复期者血瘀阻络证者,西医诊断符合脑梗死者,排除了病情过轻和过重的患者。纳入疾病的年龄为30-74岁。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在影响疗效评价主要因素的组件可比性分析提示具有可比性。
II期临床试验结果:在中风病综合疗效,银杏内酯注射液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与舒血宁注射液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医症候的疗效,总有效率各组比较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的疗效比较,银杏内酯注射液低剂量、高剂量组和舒血宁注射液比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神经破损积分和体征的疗效比较,各个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
安全性方面;
I期临床试验的单词耐受性给药偏大剂量组(14ml/日/人)单词给药用1例给药后0.5~4小时1例受试者出现呕吐、恶心;1例受试者出现头晕。均为轻度,均自行恢复,认为与试验药物可能有关。多次给药的14ml/日剂量组有2例受试者发生不良事件,1例在给药后用药局部出现轻微疼痛,认为与可试验药物可能有关。另1例出现轻度恶心、呕吐、胃脘胀满,认为与试验药物可能有关。
II、III期临床试验入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了血、尿、大便常规,肝功能(ALT),肾功能、心电图检查等安全性指标检测,未发现与试验药物有关的治疗前正常治疗后转为异常或治疗后异常加重者。
II期临床试验:试验共发生4例不良事件。银杏内酯注射液低剂量组有2例轻度眩晕,降低用药剂量后症状减轻,并逐渐小时,未停药,研究者认为与试验药物有关。低剂量组1例用药期间出现中毒面部潮红,面唇发麻,未停减药,持续7天,自行消失,患者治疗期间合并使用了西药阿莫西斯,研究者认为属合并用药阿莫西林的副作用。低剂量组1例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研究者认为与试验药物无关。
III期临床试验期间,试验组共发生2例不良事件,1例为轻度眼发涩发干,研究者认为与药物关系无法判定,1例为亲度头痛,研究者认为与药物可能无关。

药理毒理

非临床药效学试验结果显示:本品能降低线栓法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脑卒中评分、死亡率和脑梗塞范围;能促进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电图电位幅度的恢复,降低脑含水量:能降低大鼠四血管阻断法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脑湿重、脑指数、脑含水量,减轻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损伤(使该去神经元密度增高)。

贮藏

密封,质凉暗处保存。

执行标准

YBZ00702011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