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钱草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铜钱草(伞形科天胡荽属植物)

铜钱草(伞形科天胡荽属植物)铜钱草(伞形科天胡荽属植物)
铜钱草(伞形科天胡荽属植物)
铜钱草(学名:Lysimachia christinae)为伞形科草本植物。别称对座草、金钱草;湖南称金花菜、铺地莲,湖北称为路边黄,四川称为一串钱,北京、广州也叫做四川大金钱草,云南称为真金草,贵州称为走游草,浙江、江西也叫做临时救,在陕西则有别称叫做寸骨七。夏季开白花,长在路边或者山坡边的草丛里,常见于中国大陆各地。茎细长,节处生根。叶圆形或肾形,背面密被贴生丁字形毛,全缘;花冠钟状黄色. 花期4月。果期7月,蒴果近球形。播种和分株法繁殖,蔓延能力很强,为优良的地被植物。

铜钱草(草药)

铜钱草(草药)
铜钱草(此处应该更改为积雪草,铜钱草尚未发现任何药理作用,也未入药。可见10版药典) 药用部分:全草。 铜钱草采集时间:夏、秋季采集。 性能:性微寒,味苦辛;清热除湿,解毒利尿。 别名:崩大碗、马蹄草、雷公根、蚶壳草、铜钱草、落得打、打不死。 制法: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 性状:本品常卷缩成团状。根圆柱形,长2~4cm,直径1~1.5mm,表面浅黄色或灰黄色。茎细长弯曲,黄棕色,有细纵皱纹,节上常着生须状根。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近圆形或肾形,直径1~4cm,灰绿色,边缘有粗钝齿;叶柄长3~6cm,扭曲。伞形花序腋生,短小。双悬果扁圆形,有明显隆起的纵棱及细网纹,果梗甚短。气微,味淡。 主要验方: 外感暑热、鼻咽:积雪草、旱莲草、青蒿(均鲜)各适量,共捣烂取什,用冷开水冲服。 外感风热:鲜积雪草60克,白颈蚯蚓4条,共捣烂,水煎后取汁,一日分3次服。 性味归经:苦、辛,寒。归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湿热黄疸,中暑腹泻,砂淋血淋,痈肿疮毒,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15~30g;鲜品加倍。贮藏:置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另:在南方常用于碰伤外敷,是骨折的常用草药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