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德义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基本信息

贾德义的父亲是远近闻名的民间唢呐高手,被人称为“吹鼓手”,靠红白喜事演奏挣钱养家。人手忙不过
贾德义弹奏二胡

贾德义弹奏二胡

时贾德义就跟着父亲一起去演出,在演奏过程中不能进屋吃饭,再冷再饿也要不停的吹,最后才能吃饭。这些经历使贾德义练就了一身吹拉弹唱的好功夫。河曲县以“民歌”、“二人台”闻名,剧目“走西口”已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环境的熏陶使贾德义对民歌越来越痴迷。 贾德义初中毕业后,考上了附近的五寨师范学校,从那时起他开始创作民歌。1963年,贾德义如愿被中央音乐学院录取,河曲县却把他留在了县剧团。文革开始后,贾德义被下放到工厂和农村,成了“臭知识分子”,与“黑五类”一起掏大粪。这一连串的打击并没有让年轻的贾德义消沉,在这8年中他写出了20多首(本)民歌和剧目及2万字的《二人台初探》。
文革结束后文化事业逐渐复苏。改革开放后,逐渐宽松的文化政策给贾德义提供了一个大舞台。贾德义到河曲县很多地方进行交流及创作,并去过内蒙古、陕西,考察信天游、爬山调等。贾德义言:一听到那动听的山曲儿,我就血脉贲张。1974年——2004年,贾德义相继出版了《西北风情歌》、《二人台传统唱腔全篇》等多本专著。
20世纪80年代,贾德义组织牵头的“河曲民歌展播”在山西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陆续播放,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1987年,贾德义被评为副研究馆员。20世纪90年代,贾德义多次赶赴北京制作了民歌、“二人台”光盘,参与抢救一些濒临绝种的曲目,后被评为副教授。退休以后,贾德义仍在继续创作和整理民歌。

个人成就

贾德义不但歌唱得好,而且精通很多乐器。贾德义多次随剧团演出,去过陕北、晋北、内蒙古等地区,不
民间艺术“二人台”

民间艺术“二人台”

但掌握了大量的山曲资料,还认真考察了山曲、信天游、爬山调的渊源和沿革,为研究晋西北民歌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河曲县的民歌引来了无数中外影视剧组。20世纪70年代,贾德义和著名导演谢晋合作,自此以后凡是来河曲的影视班子,都要找贾德义合作,已经形成一种惯例。为协助剧团拍片,贾德义担任过外联、演员、剧务、场务、副导演、现场调度等职务。贾德义曾自豪地说:我和许多著名导演合作过,还和许多著名的演员一起摸爬滚打过。
贾德义经过多年的实践经历和潜心研究,已经出版了六、七部山曲、民歌等专著,大部分都是贾德义自费出版。贾德义曾言:唱民歌的,怎么能和那些歌星影星一样呢,我们并没有很多钱,我组织过许多演出,从来不是为了挣钱,就是因为心中的热爱,有一场演出我贴进去几千块钱,但效果还不错,我已经很欣慰了。

家庭简介

截止2008年,贾德义已经有40年工龄、并具有副教授的头衔,但并没有给贾德义带来“实惠”。贾德义住
民间艺术“爬山调”表演

民间艺术“爬山调”表演

一间清朝乾隆年间的18平方米小土屋,生活自理,没有书房和文案,镶满四壁的都是一撂撂积累了大半辈子的书稿、资料。为了艺术事业,贾德义甘守清贫,失去了家庭的温暖。1988年,贾德义的妻子对他说:我要的是家庭和丈夫,而你却只顾埋头研究,写下几箱子纸也不能当钱花啊,如果你再不思谋如何挣钱,往后就别再过了。面对妻子的通牒,贾德义还是难以割舍自己对民歌的热爱,最后只好带着他三箱子手稿、两箱子书和几把乐器,离开了妻子。

作品赏析

想亲亲想得我手腕腕软,
中国民间民歌范本资料

中国民间民歌范本资料

拿起了筷子端不起这碗。
想亲亲想得我心花花乱,
煮饺子下了一锅药蛋,
想你呀想你呀实在想你。
三天哥哥没吃了一粒米,
茴子白卷心心十八九层。
妹妹你爱不爱这受苦人,
……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