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正平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人物经历

2001.12 - 博士生指导教师浙江大学
2001.06 - 教授浙江大学
2000.07-2001.05 Instructor(讲师)哈佛医学院
1997.10-2000.06 博士后哈佛医学院
1993.09-1997.05 博士浙江大学,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
1993.06-1997.10 讲师浙江大学
1991.08-1993.05 助教浙江大学
1988.09-1991.05 硕士浙江大学,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
1984.09-1988.07 学士厦门大学

社会兼职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及其生物电磁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环境与辐射生物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六届核安全与环境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电磁场咨询委员会委员;世界卫生组织电磁场环境卫生基准专家组成员;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SC2成员;美国《Electromagnetic Biology and Medicine》编委;《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编委。

研究领域

分子生物学、生物电磁学
1、肿瘤血管新生的分子机制
2、电磁辐射的卫生学研究
3、肿瘤等慢性疾病的综合防治对策
最后学历:博士研究生

科研课题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子专题(2004.01—2005.12):电磁辐射环境管理研究)。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04.01—2005.12):低强度电磁场危害评价的基因组研究。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4.01—2005.12):射频电磁场健康效应的模式生物基因组研究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4.01—2005.12):血管生成素促rRNA转录的机制研究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保护经费(2003.01—2003.12):“电场、磁场、电磁场暴露限值”的依据与论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02.01—2004.12):血管生成素DNA结合元件以及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2.01—2004.12):900MHz GSM 移动电话电磁场协同致癌性的评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002.01—2005.12):电磁场对细胞的作用位点和作用机制以及对其干预和应用。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2002.07—2004.12):血管生成素天然底物的鉴定(教外司[2002])。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003.01—2005.12):酵母的电磁场特异反应基因研究(教人司[2002]350号)。
横向课题(湖州中心医院,2002.11—2005.12):中期因子核转位及胞内相互作用蛋白质研究。
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6.01—2008.12):血管生成素诱导血管新生的蛋白质作用分子网络构建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05.01—2007.12):血管生成素与alpha-actinin-2相互作用在血管新生中的意义和干预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05.01—2007.12):血管生成素促rRNA转录机制研究 。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04.01—2006.12):临床广谱肿瘤检测试剂盒研制 。

成果奖励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3):电磁场对细胞信息传递的作用及其干预研究。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