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枣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基本信息

门中文名
被子植物门
门英文名
Angiospermae
纲中文名
双子叶植物纲
纲英文名
Dicotyledoneae
目中文名
管花目
目英文名
Tubiflorae
科中文名
鼠李科
科拉丁名
Rhamnaceae
属中文名
枣属
属拉丁名
Ziziphus
种中文名
蜀枣
种拉丁名
Ziziphus xiangchengensis Y. L. Chen et P. K. Chou
生境
生境: 山坡灌丛
海拔下限
2400
海拔上限
2800
是否中国特有
是否引种栽培
非人工引种栽培
国内分布
四川省

形状特征

蜀枣标本

蜀枣标本

小乔木或灌木,高2-3米;幼枝红褐色,被密短柔毛,老枝灰褐色,无毛,呈之字形弯曲。叶纸质,互生或2-3叶簇生,卵形或卵状矩圆形,长2-4厘米,宽1.5-3厘米,顶端钝或圆形,基部不对称,近圆形,边缘具圆齿状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或仅下部脉腋有簇毛,基生三出脉,叶脉在两面凸起,具不明显的网脉,中脉无明显的次生侧脉;叶柄长5-8毫米,被疏短柔毛;托叶刺2个,细长,直立或1个下弯,长1-1.6厘米。花黄绿色,两性,5基数,数个至10余个簇生于叶腋,近无总花梗,花梗长4-5毫米,被锈色短柔毛;萼片卵状三角形,顶端尖,外面被锈色密柔毛;花瓣匙形,兜状;雄蕊短于花瓣;子房球形,无毛,2室,每室具1胚珠,花柱2浅裂。核果圆球形,黄绿色,直径12-15毫米,顶端具小尖头,基部有宿存的萼筒;果梗长5-7毫米,被疏短柔毛;中果皮薄,木栓质,厚不超过1毫米,内果皮硬骨质,厚约4毫米,2室,具2个种子;种子压扁,另一面凸起,倒卵圆形,长约8毫米,宽8-9毫米。果期7-8月。

产地分布

四川(乡城)。生于河岸边,海拔2800米。

功能主治

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 ①《本经》: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
  • ②《雷公炮炙论》:壮元气,秘精。
  • ③《别录》:肠胃风邪,寒热疝瘕,头风,风气去来,鼻塞,目黄,耳聋,面疱,温中,下气,出汗,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小便利,明目,强力。
  • ④《药性论》:治脑骨痛,止月水不定,补肾气;兴阳道,添精髓,疗耳鸣,除面上疮,主能发汗,止老人尿不节。
  • ⑤《日华子本草》:暖腰膝,助水脏,除一切风,逐一切气,破症结,治酒皶。
  • ⑥《珍珠囊》:温肝。
  • ⑦《本草求原》:止久泻,心虚发热汗出。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