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临床表现

1.不同程度的角膜水肿;
2.继发青光眼;
3.虹膜萎缩、瞳孔移位和虹膜孔形成。

诊断鉴别

诊断依据
1.多发病于20—30岁女性,单眼发病。
2.角膜水肿。
3.眼压增高。
4.虹膜萎缩,瞳孔变形,虹膜形成孔洞。
5.房角粘连。

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

1.对症治疗:降眼压及消除角膜水肿。
2.手术治疗:滤过手术及角膜移植术,适合于眼压及角膜水肿难以用药物控制者。

用药原则

1.角膜水肿为主者用高渗盐水及素高捷疗眼膏等滴眼,高眼压者加用塞吗心安滴眼,必要时可用乙酰唑胺及甘露醇等降低眼压。
2.手术后用抗菌素及激素类滴眼液滴眼,必要时可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同时药物散瞳。
3.如做角膜移植,可用环孢霉素A口服或滴眼。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