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模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蔡模(清末民初学者)

蔡模(清末民初学者)
蔡模(1887~1930),字恕一,号韬庐。松隐人。因排行居长,故又号大道,与其弟蔡权、舅陈陶遗等同为南社社友。光绪三十三年(1907),陈陶遗奉命谋刺两江总督端方,从日本携带枪枝炸药回沪,他前往接应秘密转移乡间。翌日,因叛徒告密,陈在沪被捕,他即将枪械沉入黄浦江,当局因找不到证据而将陈释放。 他秉性刚直,急公好义,尤为关心教育事业。光绪三十四年,在家乡创办简实学社,以后又历任东二乡第一国民学校、县立第五高等小学校长等职。民国13年(1924年),他鉴于松隐镇西端张泾河木桥年久失修,一再发生事故,集资改建为单孔石拱桥,并将原旧木桥的梁、桩等加以收集,建造了五间平房、一座楼房及一些课桌、椅,为后来的松隐中心小学打下基础。他曾任东二乡乡董,为邻里排解纠纷,公正无私。里人有“白面龙图”之称。又信仰佛教,曾与陈陶遗一起募集资金,重修松隐塔寺。并悉心筹划,筑藏经楼,开放生池,造华严塔桥,建紫藤棚,收集记载古塔、禅寺的断碑残碣妥加保存,为保存地方文物做出贡献。

蔡模(南宋大儒)

蔡模(南宋大儒)
蔡模(1188~1246)字仲觉,号觉轩,生于淳熙十五年,卒于 蔡模像淳佑六年,寿五十九岁,蔡氏九儒第四代,蔡沈长子。颖悟庄重,以理学制道自尊,弃举子业,励志圣贤之学,著有《易传集解》、《大学衍说》、《河洛探頣》、《续近思录》、《论孟集疏》此书进入四库全书。淳佑三年,建宁知府王遂荐之于朝,四年丞相范鉮奏乞录用,补迪功郎,授建宁府学教授,命下而卒。
参知政事真德秀诗曰:“德秀闻先生有言,为学当识之大要,程夫子发出敬一字,学者欲人此极敛。身心置在模范中,既不走作然随后,随事随物究穷理,则民地自然光明。”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