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剑飞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个人作品

1971年,他在市政工程队工作,每天扛石头、拉大车,回到家里累得骨头象散了架一般,要在床里躺好一会儿才能爬起来吃饭。但即便如此,他晚上还要以床作凳、以床头柜作书桌,在一盏昏黄的电灯下孜孜不倦地读书、写文章,先后撰写、汇编了《汉字构造》、《汉字的故事》、《俞曲园考据笔记选集》、《俞曲园年谱》等著作。
改革开放以后,蔡剑飞的学术生命获得了新生。他主要从事地域文化、地方志的研究,不断地著书立说,至今已出版编、著作20多本。他参与了《德清县地名志》、《德清县志》、《莫干山志》等的编撰工作,还写了大量文章,汇编成了《鸡肋集》、《鸡冠集》、《羌山集》、《前溪集》等文集,这些书均为自费印制。
从1994年起,蔡剑飞至少每年印一部书。去年以来,他又出版了《民国德清人物志》、《德清城乡建设志》两本新书。正如他的一位朋友在赠予他的诗中写的一样:“青青竹简源源刻,淡淡寒花岁岁开。”寒花虽淡,却自有其隽永恒久的幽香。

个人生活

蔡剑飞的专长是语言学,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其文字学专著《形声字概论》就在上海东方书店出版发行。《语法图解初步》在北京五十年代出版社出版,并完成《诗经情诗今译》及《汉语词类和词式》书稿。然而,时运不济,由于某些历史的原因,在1955年的肃反运动中,他被以抗拒交代罪逮捕入狱,判处管制两年。出狱后,先后在当地的草包厂、煤球厂、轧花厂打工,还进建筑社做小工、筑路等,到1976年摘帽,到1986年正式撤销当年对他的刑事判决。这二十多年里,蔡先生受到压制、审查,妻子也受他牵连而失去了工作,为了养家糊口,他不得不承担起了繁重的体力劳动。
蔡剑飞的书籍或记载江南的风土人情,或实录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述说家乡的人文典故,许许多多的陈年往事,在他的脑海中却鲜活如初。读他的著述,旧时德清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均栩栩如生、历历在目,他由此被誉为德清的“活字典”。
蔡剑飞生前曾说:我研究乡土文化多年,目的就是希望德清人民了解家乡,了解家乡的历史,从而爱护她,发展她,使我们的乡土文化得到继承、发扬和繁荣。

人物评价

德清的“活字典”走了。但不管是谁,只要想深入地了解、研究德清的历史,就绕不开蔡剑飞,绕不开他编撰的书。这,就是这位已故的老人在德清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分量。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