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志宏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人物简介

1985-1997年曾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作实习研究员、湖南大学化学化工系讲师、四川大学应用化学系讲师、教授,1997年至今任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1987年起,主要从事化学与生物传感技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生物芯片及相关科学仪器的研制与开发,先后主持承担有国家“九五”科技攻关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高技术计划课题、以及教育部和重庆市科委的课题等。主要科研成果有:系统研究了液相压电谐振传感的基础与应用,创立了多种分析体系,研发出系列化学与生物传感器芯片及相关自动分析仪器,包括“药物快速鉴测器”、“细菌基因快速鉴测仪”和“基因传感器芯片及自动分析仪”等。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多项,在国际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

研究方向

面向环境、能源、医药等重要领域,以微纳技术为核心,主要开展纳米探针、分子器件与生化微系统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纳米探针:研究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分子自组装技术,将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分子组装在纳米材料上构建纳米探针(包括DNA纳米探针、荧光纳米探针等),应用于分子检测和筛选等。
分子器件:研究具有分子转运和释放以及具有光机电转换功能的分子器件(包括分子胶囊、分子马达等),应用于分子影像、靶向药物和微能源等。
生化微系统:研究以芯片化为结构特征、以系统集成为最终目标的各种新型的生化微系统(包括微阵列、微流体生物芯片等),应用于分子检测和合成等。

代表性论文

[1]. Ghosh P, Yang XC, Arvizo R, Zhu ZJ, Agasti SS, Mo ZH, Rotello VM. Intracellular Delivery of a Membrane-Impermeable Enzyme in Active Form Using Functionalized Gold Nanoparticles. J. Am. Chem. Soc.,( 2010), 132 (8): 2642-2645. (SCI, IF 8.58)
[2].Samanta B, Yang XC, Ofir Y, Park MH, Patra D, Agasti SS, Miranda OR, Mo ZH, Rotello VM. Catalytic Microcapsules Assembled from Enzyme-Nanoparticle Conjugates at Oil-Water Interfaces. Angew. Chem. Int. Edit., ( 2009), 48 (29): 5341-5344. (SCI, IF 11.829)
[3].Sun H, Mo ZH, Choy JTS, et al., Piezoelectric quartz crystal sensor for sensing taste-causing compounds in food, Sensor Actuat. B-Chem., ( 2008), 131: 148–158. (SCI, IF 3.083)
[4].Mo ZH, Yang XC, Guo KP, Wen ZY. A nanogold-quenched fluorescence duplex probe for homogeneous DNA detection based on stranddisplacement. Anal. Bioanal. Chem., ( 2007), 389 (2): 493-497. (SCI, IF 3.480)
[5].Mo ZH, Wei XL. Approaching hybridization assay without PCR by universal nanoamplicons. Anal. Bioanal. Chem., ( 2006), 386: 2219-2223. (SCI, IF 3.480)
[6].Mo ZH, Wang HL, Liang YL, et al. Highly reproducible hybridization assay of zeptomole DNA based on adsorption of nanoparticle-bioconjugate. Analyst, ( 2005), 130: 1589-1594. (SCI, IF 3.272)
[7].Wei C Z, Mo Z H, et al. A piezoelectric bio-chip for detecting pathogen of mad cow disease and thereon preparation. PCT WO 20/04011944, ( 2003).

近期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1].科技部国际合作科技合作项目:“三峡库区环境监测微系统”(No. 2007DFC00040,2008.1-2010.12)。
[2].科技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专题课题:“一种新型声波生化传感器及其集成技术研究”(NO.2008AA04Z310,2008.1-2010.12)。
[3].国防工业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军工973项目):JW20*2009016(2009.1-2013.12)
[4].科技部国际合作科技合作项目:“基于MOEMS技术的微型红外光谱仪核心关键技术研究”,(No. 2009DFB10440,2009.1-2011.12)。
[5].科技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专题课题:“基于连续紫外光谱分析的工业水污染监测微系统” (NO.2009AA04Z327,2009.1-2011.12)。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