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蒿菜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基本概述

茅蒿菜,即茅蒿菜。品种拉丁名: Drosera pelata Smith ex Willd.Var.Lunata(Buch.-Ham.Et DC.)C.B.Clarke ,俗称捕草虫。茅膏菜料,多年生草本。著名食虫植物。茅膏菜有明显的茎,高10-30厘米。叶皆茎生,叶片圆形或扇状圆形茎部具有长腺毛,可分泌腺液引诱昆虫前来觅食。昆虫触到腺液时,腺毛立即收缩将昆虫捕住,然后将其消化。茅膏菜花白色或带红色,总状花序。喜欢生长在水边湿地或湿草甸中,在长白山广有分布。茅膏菜亦有治疗疮毒、瘰病的药物功效。多年生柔弱小草本,高 6~25厘米。根球形。茎直立,纤细,单一或上部分枝。
茅膏菜属植物有多种颜色,其叶面密被分泌黏液的腺毛,当昆虫停落在叶面时,即被黏液粘住,而腺毛又极敏感,有物触及,便会向内和向下运动,将昆虫紧压于叶面。当昆虫逐渐被腺毛分泌的蛋白质分解酶所消化后,腺毛重新张开再次分泌黏液,故能常在叶片上见到昆虫的躯壳。这类植物本身有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根系极不发达,因此靠捕食昆虫就能弥补其氮素养分的不足。

形态特征

形态:
茅蒿菜

茅蒿菜

年生草柔软,小草本,高6-25厘米。
根:直立,单一或上部分枝,绿色,纤细,基生叶较小,圆形,花时枯调,茎生叶互生,叶柄纤细,弯曲,长约1毫米,
叶:叶片弯月形,底部呈凹状,横径约5毫米,边缘和叶上面多数腺毛,边缘的长,上面的短,分泌粘液,有时呈露珠状。
花:夏季开花,短总状花序,着生于枝梢,花白色,直径7-10毫米,萼片5基部联合,卵形,有不整齐的缘,齿,绿色,较萼片为长,具有色纵纹,雄蕊5,花丝纤细。雄蕊单一,子房上位,一室,花柱3,为指状4裂。
果:蒴果,室背开裂。

分布及栽培

种子:细小椭圆,两端尖,有纵条。
分布:生于山坡潮湿地,松林下及草丛中。
产地:产于华东,中南及西南各省区。
栽培:喜新鲜和湿润的空气。种子繁殖,于冷室或温床内播种,撒播,不履土。
采集:夏季摘取全草,鲜用或晒干。

药用功效

成分:全草含矶松素(plumbagin)、茅膏醌(droserone)等萘醌类成分。
茅蒿菜

茅蒿菜

性味:甘辛,平,有毒。
应用:跌打损伤,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角膜云翳,淋巴结结核,湿疹, 疟疾
用量:外用适量,研粉谁调敷患处或穴位上,不做内服。
附方:
1、湿疹,神经性皮炎:茅膏菜粉100克,浸于75%乙醇1000毫升,一周后过滤备用,外涂患处,每日1-2次。
2、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痛:茅膏菜全草研粉,水调如绿豆或黄豆打,贴于患处,外用胶布固定,24小时后取下,敷药后局部有轻微的灼痛感,并可出现水泡,此为正常反应。
3、腰肌劳损:茅蒿菜全草干品,研细粉,瓶装备用,取药粉一麦粒大,茶水调湿置胶布上,针对痛点贴患处,24小时取下。
附注:叶含有两种腐蚀性色素及氨氰酸,叶的水汁触及皮肤,引起皮肤的灼痛和发炎,家畜误食可引起中毒+症状,皮肤接触中毒,用水或鞣质液洗涤,后敷硼酸高,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