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离职计划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背景

自愿离职计划
自愿离职计划是企业为缩减开支、减少成本所采取的人力资源手段,大多出现在经济形势不景气、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甚至亏损的情况下,一般来说涉及管理层或者服务企业年限较长、薪资较高的员工较多。自愿离职计划是用人单位向员工发出的要约邀请,详细阐释计划的适用对象、期限、离职补偿金补偿方法、福利政策、工作交接等内容。接受要约邀请的员工出于自愿的原则,与企业进行“自愿离职计划”谈判商谈离职细节。

补偿

在公司的自愿离职计划中,一般都会对自愿离职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可参考以下计算公式:所有未达到法定退年龄的在职合同制正式员工,如自己提出辞职可以按照补偿金额=(N+1+x)×月补偿基数的公式计算离职补偿金。其中,“N”代表在某公司的工作年数,“1”代表离职通知期,“x”代表公司为员工自愿离职而支付的x个月额外补偿。月补偿基数包括工资、房贴、奖金、补贴等所有上一年总收入的月平均收入。

与裁员的区别

自愿离职计划
自愿离职计划是裁员中常使用的方法,但与裁员有本质不同。经济性裁员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做出的决定,而自愿离职计划是用人单位促使劳动者自己提出辞职的手段。从要约理论说,经济性裁员是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出的要约,而自愿离职计划是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出的要约邀请。由于各国对裁员都作出了相应的程序约束,实施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且更容易产生劳资纠纷,而自愿离职计划因其自愿性,法律限制相对较少,因此自愿离职计划是被普遍采用的方式。

运用情况

在国外和中国香港地区,在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自愿离职计划经常被企业使用。在中国,外资企业采用这种方法比较多,中国国内的企业一般不会采用自愿离职这种做法,即使有针对面不会很广。下岗,然后分批上岗,相当于变相裁员。

相关案例

迪士尼

迪士尼公司宣布,已向619个公司总监以及更高级别的员工发出了“自愿离职”的意向书。迪士尼对外声明称,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主题公园的游客流量有所下降。公司希望借此削减成本。 这619名员工都是在美国国内迪士尼主题公园工作的,覆盖了迪士尼几乎所有的部门。2009年1月21日,沃尔特-迪斯尼公司在美国推出一项涉及逾600人的自愿离职计划,所涉员工均是总监以上级别的管理层成员。公司称此举意在压缩成本,缓解客流下滑压力。
在对外发布的声明中,迪士尼公司公共事务全球副总裁古德曼称,在现在经济持续不稳定的大环境下,主题公园等业务必须进行更高效的管理。公司还表示,员工可以在2月6日前决定是否接受这一自愿离职计划。如果接受这一计划自愿离职的员工太少,公司会考虑出台裁员方案。在1月22日人力资源部门发出的一封信中,公司透露需要调整所有级别的管理层人员以减少成本。这一自愿离职计划将从2月中旬开始,直到3月底结束。

戴尔

2013年12月9日,已经私有化的戴尔公司向职员推出一项“自愿离职计划”,要求职员在12月20日前决定是否签署买断协议。戴尔表示,如果职员对开创下一个时代与高管没有相同的“激情和热情”,他们最好改变,否则拿钱走人。

阿尔卡特

2002年5月28日成立的贝尔阿尔卡特(ASB)是中国通信行业第一家外商投资股份制公司。在ASB的成立庆典上,ASB的董事长袁欣曾经宣布,ASB将在当时5000名员工的基础上继续增加研发人员,并表示不会裁员。然而,4个月之后的10月9日,公司总裁杨安卓的一封《致全体员工的信》却表达着这样的信息:世界电信市场的低迷仍在继续……中国市场也未能幸免,市场的萎缩超过了每个人的预计,因此ASB和其他电信设备制造商一样面临着挑战……
从准备情况来看,ASB显然也对“自愿离职计划”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他们成立了公司高层组成的16人领导小组、4人协调小组和6人工作小组执行这项计划。
劝说员工离开公司的计划,名义上面向所有员工:“截至2002年10月25日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ASB在编劳动合同制正式员工都可以申请”,留给ASB员工选择的时间并不多,“申请时间是2002年10月9日至19日中午12:00”。整个计划将在10月31日执行完毕。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