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闭合性损伤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临床表现

1.持续性腹痛、恶心、呕吐常为腹内脏器伤的一般表现。
2.腹膜刺激征、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是腹内脏器伤的重要体征,体征最明显处,常为损伤所在。
3.实质性脏器损伤,主要是内出血的表现,如皮肤粘膜苍白、脉搏增快、血压下降等,并可伴有腹膜刺激征。
4.空腔脏器破裂,主要为腹膜炎的表现,有强烈的腹膜刺激征。

诊断鉴别

诊断依据
1.腹部有直接或间接暴力伤史。
2.常有明显的腹痛,伴有恶心、呕吐。可出现休克症状。
3.腹部可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可有移动性浊音,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4.X线检查,膈下可有游离气体。
5.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获得阳性结果。
6.B型超声波、CT、或MR检查,对实质性脏器伤可确诊。
7.腹腔动脉造影,腹腔内出血有阳性结果。
8.剖腹探查明确诊断。

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

1.防治休克
2.抗生素治疗。
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4.腹腔内脏器损伤诊断明确或有探查指征。应尽快剖腹探查。根据各脏器伤情,采用适当术式,作确定性处理。
5.注意清洗腹腔,并根据情况放置引流。
6.术后营养维持及对症治疗。

用药原则

1.腹部闭合性损伤并有腹腔内脏器伤,以手术治疗为主,并应用各种药物辅助治疗,其中主要是液体和抗生素治疗。
2.术前必须给予补液,必要时输血,防治休克及水电解质、酸碱紊乱,以提高手术耐受性。
3.术后禁食、胃肠减压期间,也需经静脉输入液体、电解质、葡萄糖、维生素等。一般需2-3天,腹膜炎严重者需4-5天,以维持热量和水电解质平衡。
4.病情重,术后不能进食及发生并发症的病人,需要积极给予营养支持,此类病人有必要给予用药框限“B”中之营养药物。
5.术前、术中和术后均需应用抗生素,特别是腹腔脏器破裂腹腔炎时,更需联合应用,术前和术中可先给予用药框限“A”中的抗生素类药物。
6.术后继续抗生素治疗,定期检查血尿常规,直到体温、血象恢复正常后2-3天为止。若术后3-4天,体温不是逐渐下降而是逐渐上升,应查明原因并作相应处理,不能盲目应用抗生素。
7.根据剖腹探查情况及腹腔污染程度,术后渗液、引流液细菌培养及药敏效果,对术后应用用药框限“A”之抗生素效果不佳,特别是术后发生并发症者,可从用药框限“B”、“C”中选择更为有效的抗生素。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