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血管造影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适应症

(1)脊髓良恶性肿瘤。
(2)脊髓血管性疾病,如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等。
(3)外伤后脊髓血管损伤及脊髓内血肿。
(4)椎管肿瘤及血管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合并症

脊髓血管造影除一般血管插管造影的合并症外,常见的合并症是肢体麻木无力,严重者可出现截瘫。这主要是由造影剂的高渗性和化学毒性作用所引起。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停止检查,可经导管向造影动脉内注入扩血管药物和少量地西泮注射液,症状严重时,可作脊髓腔穿刺,用林格乳酸液置换脑脊液,每隔5min换10ml,总量可至200ml。据Miskin等报道,此法可减轻截瘫症状。这些症状多为一过性的,经过积极处理,可在短时间内恢复。

插管

脊髓血管造影包括椎动脉、甲状颈干、肋颈干、肋间动脉、腰动脉和髂内动脉等构成根髓动脉的动脉血管。颈段与上胸段脊髓动脉造影,可选用5~6F猎人头Ⅰ型导管,Simmons导管或牧羊拐导管,Cobra导管,经股动脉穿刺,作椎动脉或锁骨下动脉插管造影,即可显示椎动脉、甲状颈干、肋颈干。肋间动脉和腰动脉可选用4~5F,牧羊拐导管,强化Cobra导管或盘曲导管,在主动脉侧壁和后侧壁从下向上或从上向下,作小幅度滑动,逐条进行选插。第2~4肋间动脉平第5胸椎平面,第5~11肋间动脉依次降低一个椎体,开口于胸主动脉外侧壁,上、下两支动脉的间距约1~2mm。如寻找有困难,可将导管尖朝向主动脉侧壁或后侧壁注入8~10ml造影剂,观察到肋间动脉或腰动脉开口后,再有目的地插入,只要插成功一支,其它的藉此依法类推。胸6以上肋间动脉开口比较靠近。腰动脉开口靠近腹主动脉后中线,两侧开口相距较近。
髂腰动脉和骶外侧动脉发自髂内动脉,只要将导管插入髂内动脉,即可注射造插管方法已如前述。

造影摄片

(1)椎动脉和锁骨下动脉:以10~15ml/s的流率,3~4kg/cm2的压力,注入50%~60%泛影葡胺或非离子型水溶性造影剂25~30ml,以2张/s×3s,1张/s×6s的程序摄片。
(2)肋间动脉和腰动脉:以1~3ml/s的流率,手推非离子型水溶性造影剂或60泛影葡胺4~8ml,以2张/s×3s,1张/2s×4s的程序摄正位片,必要时加侧位片。

注意事项

(1)尽可能选用非离子型水溶性造影剂。
(2)注入造影剂前可先注入3~10ml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以减少血管对造影剂副反应的敏感性。
(3)颈段动脉造影时,吸人氧气可明显减少恶心呕吐、抽搐等反应。
(4)尽量选用小管径导管,插入肋间动脉和腰动脉不宜过深,以免使2支或3支共干者,失去近侧分支显影机会,插入过深,也可阻塞血管引起合并症,尤其是中胸段肋间动脉,更应该注意不能插入过深,停留过久。
(5)如发现动静脉畸形等血管性病变时,造影剂注入量应适当增加,摄片时间也要相应延长。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