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水甘油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产品简介

中文名称:缩水甘油
缩水甘油 缩水甘油
英文别名:2,3-Epoxy-1-propanol;3-Hydroxy-1,2-epoxypropane;oxiran-2-ylmethanol;(2R)-oxiran-2-ylmethanol;(2S)-oxiran-2-ylmethanol;methanol - oxirane (1:1)
它可作为合成表面活性剂、树脂、塑料、弹性体、油漆、染料等的中间体,也广泛用于各种溶剂的提取和分离,其衍生物是树脂、塑料、医药、农药和助剂等工业原料。

物化性质

物性数据
1.性质:无色并近于无臭的液体
2.熔点(℃):-53
3.沸点(0.1MPa):162~163℃(分解) 54℃(1.33kPa)
4.相对密度(kg/ml,20℃):1.105
5.折射率:1.4311
6.闪点(℃):71.5
7.燃点(℃):415
8.粘度(20℃):4.00mPa·s
9.表面张力(mN/m,22℃):45.3
10.溶解性:能与水、低碳醇、酯、酮、乙醚、苯、甲苯苯乙烯氯苯氯甲烷、氯仿、三氯乙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及乙腈完全互溶,部分溶于二甲苯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几乎不溶于脂肪族和脂环族烃类
毒理学数据
1.毒性分级:高毒。
2.急性毒性:口服- 大鼠 LD50: 420 毫克/ 公斤; 口服- 小鼠 LD50: 431 毫克/ 公斤。
3.刺激数据:皮肤- 兔 100 毫克/ 24小时 中度; 眼睛- 兔 2 毫克/ 24小时 重度。
4.中度刺激皮肤、黏膜。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继而抑郁。可经皮肤吸收。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17.05
2、摩尔体积(m/mol):62.8
3、等张比容(90.2K):165.7
4、表面张力(dyne/cm):48.3
5、极化率(10cm):6.76

性质与稳定性

1.无色并近于无臭的液体。与水、低碳醇、乙醚、苯、甲苯、氯仿等混溶,部分溶于二甲苯、四氯乙烯、1,1,-三氯乙烷,几乎不溶于脂肪族和脂环族烃类。能自聚,酸、碱或盐类能促进自聚,甚至有爆炸危险。化学性质活泼,能进行开环反应,与醇缩合生成甘油醚,与羧酸反应生成甘油酯,与盐酸反应生成1-氯化,3-丙二醇,水解生成丙三醇,催化加氢生成丙二醇,还可进行聚合及缩聚等反应。水解可生成甘油。
2.本品高毒,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具。可通过皮肤吸入人体。与其接触能引起皮肤、眼、呼吸道、胃肠道黏膜危害眼角膜。操作和处理缩水甘油时必须穿戴安全眼镜、防护手套及有关防护用品。

制备方法

国内对缩水甘油的制备研究较少,且只是从事丙烯醇环氧化法的研究,国外研究、生产时间较长,缩水甘油的主要制备方法有:丙烯醇环氧化法、丙烯醛环氧化后甘油醛加氢、一卤代甘油脱卤化氢、一氯代甘油与环氧乙烷交换反应以及甘油酯皂化等方法。
甘油氯醇法
由氯丙二醇在碱存在下反应而得。反应在0℃左右进行,反应产物分离出盐类后用减压蒸馏精制,即得纯缩水甘油。
醇丙烯法
用过氧化氢或过乙酸对烯丙醇环氧化可获得缩水甘油。采用过乙酸为环氧化剂时,反应速度较快,产物中缩水甘油极易与乙酸反应生成缩水甘油乙酸酯,使蒸馏分离困难,而且缩水甘油和乙酸的混合物室温下能发生强烈放热反应引起爆炸,因此该法在工业上应用困难很大。过氧化氢作环氧化剂时,采用六价钨酸为催化剂,反应温度40-45℃,原料的摩尔配比为水:烯丙醇:过氧化氢=33.5:1.5:1.0,催化剂用量为1.5-2.0g/mol过氧化氢,反应混合物pH值4-5,反应停留时间在为2.5-3h。

产品用途

1.主要用作环氧树脂稀释剂、塑料和纤维改性剂、卤代烃类的稳定剂、食品保藏剂、杀菌剂、制冷系统干燥剂和芳烃萃取剂等。缩水甘油的衍生物是树脂、塑料、医药、农药和助剂等工业的原料。
2.用作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树脂和纤维的改性剂、含蛋白质食品的保藏剂、药物和啤酒的杀菌剂等。
3.用作天然油和乙烯基聚合物、破乳剂、染色分层剂的稳定剂,用于表面涂料、化学合成、杀菌剂等。

贮存方法

1.为防止聚合,通常贮存于含有苯、甲苯等惰性溶剂的洁净容器中。防潮、防雨淋,远离热源。
2.贮存容器必须清洁,以防发生重排和聚合反应。为防止发生聚合反应,常将其贮存在惰性溶剂如苯、甲苯、酮、酯、醚、仲醇叔醇中。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UN 2810 6.1/PG 3
危险品标志: 有毒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