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小碗菌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种属介绍

拉丁纲名 Ascomycetes
中文纲名 子囊菌纲
拉丁目名 Helotiales
中文目名 蜡钉菌目
拉丁科名 Mollisiaceae
中文科名 暗皮皿科
拉丁名 Catinella olivacea
中文名 绿小碗菌
定名人 (Batsch ex Pers.) Boud

简介

中文学名:绿小碗菌
拉丁学名:Catinella olivacea (Batsch : Pers.) Boud.
中文别名:绿孢盘
分类地位:蜡钉菌目、暗皮皿科、小碗菌属
形态特征:子囊盘小, 最初球形,后呈碟形,直径3-8mm,新鲜时肉质,稍胶质,干时脆,边缘内卷,外部黑色,有少数深褐色根状菌丝,粗10-12μm。子实层平或稍内陷,新鲜时暗绿色,干时黑色。子囊圆柱形,70-90μm×4.5-6μm,孢子8个, 无隔, 光滑,单行排列,卵圆形至椭圆形,淡褐色,含二个油滴,7-10μm×3-4.5μm。侧丝细长呈线形,褐色,上端稍粗,直径2.5μm。
生态习性:春至冬季生于栲树等腐木上,密集群生一起。
分布地区:广东、海南、四川、云南、福建等。
经济用途:此菌常繁殖生长在潮湿的香菇段木上,影响其香菇的产量。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