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病因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可见于多种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克罗恩病等)、癌症、(结肠癌、肺癌、前列腺癌等)、感染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细菌性心内膜炎、巨细胞病毒感染、HIV感染等)、肝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内分泌系统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等)、代谢性疾病(戈谢病等)、骨髓增生性疾患(慢性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等)、T细胞淋巴瘤等。还有报道,在化疗、放疗后及骨髓移植后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

临床表现

继发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本身通常不引起临床表现或体征。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与其原发病有关。在少数情况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具有抗红细胞、抗凝血因子或抗胰岛素特性,可引起溶血性贫血、获得性血管假性血友病或低血糖症。

检查

1.外周血
血常规与伴有相关疾病有关,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正常或稍低。
2.血清免疫固定电泳
显示在γ区或快γ区、β区有M蛋白,M蛋白浓度一般低于3g/L(IgG<2g/L,IgA、IgM<1g/L),免疫电泳显示M蛋白多为IgG型,其次为IgM、IgA,IgD罕见。轻链以κ链为主。
3.尿本周蛋白
多为阴性或少量。
4.生化
可有血糖低。
5.骨髓检查
骨髓涂片检查大致正常范围,浆细胞可稍增多,但形态上接近正常,数量<10%。

诊断

根据血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尿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有原发病存在、排除恶性浆细胞病,即可诊断本症。

治疗

继发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本身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当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直接引起溶血性贫血、获得性血管假性血友病、低血糖或其他症状时,可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

预后

预后与原发病有关。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