簕竹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簕竹(禾本科植物)

簕竹(学名:Bambusa blumeana J. A. et J. H. Schult. f)是禾本科、簕竹属灌木或乔木状竹类,地下茎合轴型。竿丛生,竿高可达4米,尾梢下弯,节间绿色,分枝常自竿基部第一节开始,下部各节常仅具单枝,且其上的小枝常短缩为弯曲的锐利硬刺,并相互交织而成稠密的刺丛,主枝显著较粗长。箨鞘迟落,箨耳线状长圆形,常外翻而呈新月形,箨舌条裂,边缘被流苏状毛;箨片卵形至狭卵形,常外翻,背面被糙硬毛,叶鞘肋纹隆起,叶舌近截形,低矮,边缘微齿裂并被细长纤毛;叶片线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假小穗簇生于花枝各节;小穗线形,带淡紫色,含小花,无毛;外稃卵状长圆形,花丝分离,花药黄色,宽线形,子房瓶状,花柱短,柱头羽毛状。6-9月出笋,春季(但11月中旬亦可见开花)开花。
原产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东部,在菲律宾、泰国、越南均有栽培。中国福建、台湾、广西、云南等省均有栽培,多生长在海拔300米左右的河流两岸和村落周围。
簕竹常栽植为防护林;竹竿可作棚架用材。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簕竹(中药)

簕竹,中药材名。本品为禾本科簕竹Bambusa sinospinosa McClure,以竹叶、竹笋、竹茹入药。功能主治为:竹茹:清热利尿。竹笋:凉血止痢,清热生津。小儿高热,感冒风热,尿路感染,鼻衄。竹叶或竹芯0.3~1两,水煎服。消化不良,痢疾。用竹笋1~2两,水煎服。或用竹笋水1~2两,内服。为热呕吐,呃逆。用竹茹1~3钱,水煎服。竹木刺入肉。用竹笋捣烂外敷。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