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沙参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形态特征

石沙参墨线图

石沙参墨线图

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根近胡萝卜形,长达30厘米。茎1至数支发自一条茎基上,常不分枝,高20-100厘米,无毛或有各种疏密程度的短毛。基生叶叶片心状肾形,边缘具不规则粗锯齿,基部沿叶柄下延;茎生叶完全无柄,卵形至披针形,极少为披针状条形,边缘具疏离而三角形的尖锯齿或几乎为刺状的齿,无毛或疏生短毛,长2-10厘米,宽0.5-2.5厘米。花序常不分枝而成假总状花序
石沙参

石沙参

,或有短的分枝而组成狭圆锥花序。花梗短,长一般不超过1厘米;花萼通常各式被毛,有的整个花萼被毛,有的仅筒部被毛,毛有密有疏,有的为短毛,有的为乳头状突起,极少完全无毛的,筒部倒圆锥状,裂片狭三角状披针形,长3.5-6毫米,宽1.5-2毫米;花冠紫色或深蓝色,钟状,喉部常稍稍收缢,长14-22毫米,裂片短,不超过全长1/4,常先直而后反折;花盘筒状,长 (2) 2.5-4毫米,常疏被细柔毛;花柱常稍稍伸出花冠,有时在花大时与花冠近等长。蒴果卵状椭圆形,长约8毫米,直径约5毫米。种子黄棕色,卵状椭圆形,稍扁,有一条带翅的棱,长1.2毫米。花期8-10月。
本种最大特点是叶具疏离的三角状尖锐据齿或刺状齿;茎常被短毛;花萼大多数被毛,筒部倒圆锥状,裂片狭三角状披针形;花盘也较近缘种长。辽宁葫芦岛及锦州附近的居群在叶、花萼和花冠方面都较小。

植物形态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阳坡开旷草坡或灌丛边。

分布情况

石沙参分布图

石沙参分布图

产中国辽宁(凌源、葫芦岛、大连、熊岳、岫岩、鞍山、丹东)、河北、山东、江苏(盱眙、常州)、安徽(六安、桐城)、河南(灵宝、洛宁、伊川、登封、嵩山、西峡、桐柏)、山西、陕西北部(黄龙山、宜君)、甘肃(镇原、西峰)、宁夏南部(固原)、内蒙古东南部。朝鲜也有。

品种区别

石沙参

石沙参

本种最近于 A. gmelinii, 一般是可分的,因为本种绝大多数个体的叶较宽,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萼被毛,筒部倒圆锥状,花冠裂片短,常反折,花盘细长而被毛,花柱通常稍稍伸出花冠。但是,两者界限不很分明,特别是山西和河北西南部(太行山)的植物,说明其间分化还不完全,对于上述地区的植物,我们是依形态性状的倾向性作权宜性划分的,因而不是很自然的。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