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王恭(清代文人)

王恭(清代文人)
王恭,字礼言,清朝江苏太仓人,安闲淡泊,少求寡欲。年少时即放弃科举之业,平日喜好作诗。他所居住的南园,是以前宗族长老文肃公的别墅,其园中的竹林木石萧瑟凄凉,王恭时常偕同好友,在其中品酒吟诗安然自得。五十多岁时,停止作诗从此不为,并开始持长斋,修习净土法门,自号为破有居士。

王恭(阳泉名人)

王恭(阳泉名人)
王恭(1911~1970),阳泉郊区桃坡村人。民国25年(1936)从太原三晋中学毕业后回原籍任小学教师。

王恭(明代学者)

王恭(明代学者)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东晋大臣)

王恭(东晋大臣)王恭(东晋大臣)
王恭(东晋大臣)
王恭(?-398年),字孝伯,小字阿宁,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东晋大臣,王濛之孙,王蕴之子,孝武定皇后王法慧之兄。官至前将军、青兖二州刺史,曾先后两度起兵讨伐朝臣,但在第二次起兵时因刘牢之叛变而兵败,后被捕并被处死,死前仍坚持自己起兵之出发点是忠于朝廷。死后家无余资,为时人所惜。桓玄执政,追赠王恭为侍中、太保,谥曰忠简。著有文集五卷(据《隋书·经籍志》),今佚。

王恭(唐代学者)

王恭(唐代学者)
唐学官。滑州白马(今河南滑县)人。少时好学,博涉《五经》,精通三《礼》。于乡里教授,弟子来自远方,至数百人。贞观初,任太学博士,所讲三《礼》,皆别立义证,为当时推重。后与孔颖达、颜师古、司马才章、王琰同受诏撰《五经正义》。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