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洲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传说中仙山

原文

十洲记》中 炎洲 原文
炎洲在南海中,地方二千里,去北岸九万里。上有风生兽,似豹,青色,大如狸。张网取之,积薪数车以烧之,薪尽而兽不然,灰中而立,毛亦不焦。斫刺不入,打之如灰囊。以铁锤鍜其头,数十下乃死。而张口向风,须臾复活;以石上菖蒲塞其鼻,即死。取其脑和菊花服之,尽十斤,得寿五百年。又有火林山,山中有火光兽,大如鼠,毛长三四寸,或赤,或白,山可三百里许,晦夜即见此山林,乃是此兽光照,状如火光相似。取其兽毛,以缉为布,时人号为火浣布,此是也。国人衣服垢污,以灰汁浣之,终无洁净。唯火烧此衣服,两盘饭间,振摆,其垢自落,洁白如雪。亦多仙家。

古籍记载

十洲记》曰:炎洲南海中,万二千里。(《文选》卷五十九·碑文下、墓志·碑文下·王简栖《头陁寺碑文》:炎区九译,沙场一候。)
十洲记》曰:炎州,在南海中,上有风生兽,似豹,青色,状如狸,以铁椎锻其头,数十下乃死,张其口向风,须臾而起。(《艺文类聚》)
《十洲记》曰:南海中有炎洲,洲上有风生兽,形似狗,青色,状如狸。以铁椎锻其头数十下乃死。张口向风,须臾即起。(《太平御览》卷九·天部九·风)
《十洲记》曰:(炎洲)有火林山,山中有火兽,大如鼠,毛长三四寸,或曰:山可百里许,取其兽毛,绩以为布,名曰火浣布,国人衣服之,此布垢污,以水浣濯之,终日不洁净,以火烧布,两食久许出,其垢即去,白如雪。(《艺文类聚》)
《十洲记》曰:炎洲,在南海中,地方二千里,去崖九万里,上有风生兽,似豹青色,大如狸,张取之,积薪数车以烧之,薪尽而此兽在火中,燃其毛不 ,斫刺不入,打之如皮囊,以铁椎锻其头数十下,乃死,以其口向风,须臾便活而起,以石上菖蒲塞其鼻,即死,取其脑,菊花服之,尽十斤,得寿五百岁。(《艺文类聚》)
《十洲记》曰:炎洲在南海中,地方二千里,去岸九万里。上有风生兽,似豹,青色,大如狸。张网取之,积薪数车以烧之,薪尽而此兽在火中不燃。以铁椎锻其头十数下乃死,以其口向风,须臾便活而起,以石上菖蒲塞其鼻即死。取脑以菊花服之,尽十斤,得寿五百岁。又有火林山,山中有火兽,大始鼠,毛长三四寸,或赤或白。山可二百许里,晦夜见山林,乃此兽光火照人。乃取其兽毛,绩以为布,名曰火浣布,国人服之。此布垢污,惟以火烧布两食许,出振之,其垢即去,洁白如雪。(《太平御览》卷八百六十八·火部一·火上)

诗词

得地移根远,交柯绕指柔。
露香浓结桂,池影斗蟠虬。
黛叶轻筠绿,金花笑菊秋。
何如南海外,雨露隔炎洲。
《梦游仙·戚氏》张鎡(唐)
飞梦去,闲到玉京游。
尘隔天高那得暑,月明云薄淡於秋。
宫殿锁金虬。
冰佩冷,风扬紫绡裘。
五色光中瞻帝所,方知碧落胜炎洲。
香雾湿帘钩

汉语词汇

基本信息

条目:炎洲
拼音:yán zhōu
注音:ㄧㄢˊ ㄓㄡ

引证解释

1.神话中的南海炎热岛屿。
海内十洲记·炎洲》:“炎洲在南海中,地方二千里,去北岸九万里。”
南朝·梁·江淹《水上神女赋》:“乃造南中,渡炎洲,迳玉涧,越金流。”
唐·柳宗元天对》:“爰有炎洲 ,司寒不得以试。”
2.泛指南方炎热地区。
唐·李白《野田黄雀行》:“游莫逐炎洲翠,栖莫近吴宫燕。”王琦注:“炎洲谓海南之地。”
明·唐寅《陪杨礼部都隐君虎丘泛舟》诗:“朱明丽景属炎洲,兰桡桂檝遂娱游。”
严复《救亡决论》:“炎洲群岛,乃古大洲沉没之山尖。”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