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红飞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简历

曾先后在南通医学院附院儿科,广西医科大学儿科Hb研究室进修;参加北京的全国儿科主任高级研讨班,上海儿童医院全国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学习班,CYPRUS的国际地中海贫血临床处理学习班,以及多次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到美国的加州大学进行学术研究学成归来。

业务专长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余年,对临床儿科各系统疾病有丰富的诊疗经验,特别对地中海贫血等血红蛋白疾病及内分泌方面的防治有突出的研究。

科研、著述、获奖情况

发表医学论文近30篇,获区卫生厅、区教委及地级科研课题6项,获地区级及厅级科技进步奖4次。发表过40多篇医学学术论文,其中多篇论著被同行专家多次引用。有一篇发表在影响因子为3.276的SCI源国际刊物上;90年代初由潘红飞教授牵头进行地中海贫血的流行病学调查,在前辈专家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了百色市血红蛋白病和地中海贫血的本底资料,并进一步在卫生宣教、遗传咨询、携带者筛查、基因类型分析、产前诊断、基因调控治疗以及预防重型地贫儿出生等研究方面进一步扩大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较大的成绩。最近,他开创性地在百色市进行地中海贫血高危胎儿的产前基因诊断。潘红飞教授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较高的外语水平,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多年,目前正与美国等国外相关研究单位和个人进行横向联系以使其研究课题保持领先地位。目前仍主持和承担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省级和地厅级科研项目。主持广西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儿科学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主持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儿科新进展学习班;在临床学院率先使用双语教学。
作为科主任,潘红飞教授重视培养中青年医(教)师,形成了目前合理、高水准的儿科医师梯队。
曾获得过多种奖励包括:
百色市科技局课题《降低百色重型地贫患病率的遗传预防研究》获2008百色市科技局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百色市政府科技创新三等奖及2008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三等奖;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课题《桂西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缺陷类型研究》获右江民族医学院1997-1998年度科技成果二等奖(主持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课题《西林县地中海贫血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获百色地区1994年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人);获2008-2009年度右医附院十佳医生;2002年度广西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2001-2002年度附属医院医德医风先进个人;2001-2002学年度学院先进教育工作者;1998-1999学年度学院首届十佳教师;1996-1997学年度学院优秀教师;荣获1991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