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立勇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研究领域

潘立勇

潘立勇

1、朱子理学美学、阳明心学美学、宋明理学美学 2、中国审美哲学 3、美学原理、审美文化 4、人文旅游、休闲文化、旅游与休闲美学 5、公关艺术与交往心理

主要论文

(2000年以后)
出版专著五部、译著一部、主编七部,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多篇。
1、现代意义宋明理学的认格美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文艺研究2000/1,PP:63-72
2、中华人文精神之元典内涵试探,孔子研究2000/1,PP:36-45
3、朱熹“优游林泉”的书院美育思想,东方2001/1,PP:34-37
4、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载《儒学于1世纪中国》,学林出版社2001年1月版,PP:129-140
5、“气”在朱熹美学中的意义,中国哲学史2001/1,PP:29-36
6、朱子理学美学与德国古典美学之比较,文艺研究2001/3,PP:56-64
7、朱熹对文道观的本体论发展及其内在矛盾,学术月刊2001/5,PP:48-56;新华文摘同年第9期“论点摘编”
8、朱熹人格美学的逻辑结构,文史哲2001/2,P43-50;人大复印“美学”2001/5全文转载
9、朱子人格美育的化育精神,浙江大学学报2001/3,PP:32-38
10、朱子心与理一的人格理想,浙江学刊2001/1,PP:170-174
11、宋明理学美学研究近况,中国美学年鉴(2001),河南出版社2003年1月版,PP:234-241
12、从阳明心学美学本体工夫论看东方美学独特之可能(英文),[日]天理时报社2003年3月版,PP:213-215
13、阳明心学美学及其研究,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3/5;人大复印“美学”2003/12全文转载,PP:23-28
14、“知行合一”与阳明的“行动美学”,浙江学刊2004/1,PP:215-217
15、朱子“知者乐水”人格审美境界之阐释,中国美学2004/1,PP:258-268;人大复印“美学”2004/6全文转载
16、西学“存在论”与中学“本体论”,江苏社会科学2004/2,PP:27-32;新华文摘2004年第18期“论点摘编”
17、“人文化成”与中华审美人文精神,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2004/3,PP:13-18
18、阳明心学的美学智慧,天津社会科学2004/6,PP:105-110
19、阳明心学美学与现象学意识,文艺研究2004/6,PP:12-18
20、“心上工夫”与王阳明的体验美学,浙江大学学报2005/1,PP:129-134,人大复印“美学”2005/3全文转载
21、朱子理学美学的二重性影响及其功过,社会科学辑刊2005/1,PP:131-137
22、“自得”与人生境界的审美超越——王阳明的人生境界论,文史哲2005/1,PP:79-84,新华文摘2005年第11期“论点摘编”
23、朱熹的山水美学思想,载《2003年朱子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年3月版,PP:89-106
24、本心灵觉:良知境界的美学意义,中国哲学史2005/2,PP:122-127
25、本体工夫论与阳明心学美学,载《本体与诠释》第五辑,上海社科出版社2005年7月版,PP:435-453
26、阳明心学美学的本体工夫论结构,载《美与当代生方式活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0月版,PP:380-388
27、让人文来提升旅游发展,浙江日报2005/6/20
28、休闲与审美:自在生命的自由体验,浙江大学学报2005/6,PP:5-11;人大复印“美学”2006/1、新华文摘2006/7全文转载
29、陈白沙“自然之乐”的休闲境界,浙江大学学报2006/4  30、审美的休闲旨趣:审美境界的生活化,杭州通讯2006/4,PP:16-17
31、休闲、审美与和谐社会,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5,PP:52-56
32、儒家传统美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江苏社会科学2007/1,PP:31-34

访学经历

潘立勇教授曾为英国伦敦大学、达勒姆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自1997年以来,已去新加坡国立中文大学、韩国岭南大学、日本神户女子学院、英国伦敦大学、英国达勒姆(DURHAN)大学、荷兰莱顿大学、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斯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国外著名大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访问讲学和学术交流。
1996年7月出席新加坡国立大学“儒学与世界文明”国际学术会议;
2001年2月至3月访问韩国岭南大学艺术与造型学院;
2001年10月至2002年1月受“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金”资助,去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作访问学者,同时顺访英国达勒姆(DURHAM)大学哲学系、荷兰莱顿(LEIDEN)大学国际汉学研究所; 2002年9月出席日本神户女子学院“东方美学国际学术会议”;
2006年7月受“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金”资助,出席澳洲悉尼新南威尔斯大学“第14届国际中国哲学年会”;
2007年受“浙江大学汤永谦学科建设发展基金”资助,去哈佛燕京学社作访问学者。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