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虹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生物简介

学名:Mytilus edulis.
别名:北方称海虹,南方称淡菜,亦称“东海夫人”。
福建居民早在唐朝就采集贻贝作为佳肴,古书中载有“东海夫人,生东南海中,似珠母,一头尖,中御小毛,味甘美,南人好食之”等词句。随着贻贝养殖的成功,贻贝的综合利用也日益广泛,现在贻贝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鲜干、熟干制品、罐头贻贝油等;并可加工为药用食品,防治粥状动脉硬化和高血压,或提取维生素D3,治疗佝偻病等。 贻贝全身都是宝,壳是贝雕工艺品原材料,亦可烧灰,供建筑所需。贝壳还含有钙、铁、钾等微量元素,将它碾成细粉可做肥料和饲料添加剂;亦可作油漆增稠剂、沥青粘合剂等。 贻贝种类繁多,其中经济价值高的有: 1、翡翠贻贝(Perna uiridis),贝壳大,壳表呈翠绿色,前半部常呈绿褐色,光滑并具光泽;生长纹细密,绕壳顶环生。贝壳内面具珍珠光泽,足丝淡黄色,较细软,个体大,可达20厘米。翡翠贻贝属亚热带广盐性种类。适宜水温10―35℃,最适水温20―30℃,最适盐度14.5―29.0‰。福建省平潭以南的沿海海区均有较广泛的分布。近年来,泉州漳州两市沿海翡翠贻贝海区半人工采苗和人工桩架式、筏式养殖发展很快,1993年全省养殖面积3万多亩,产量达2万多吨。 2.紫贻贝(Mytilus edulis),壳薄,呈楔形,前端较尖细而后端较宽广,生长纹细且明显。壳面黑褐色,壳内面为紫灰色,肌痕清晰。紫贻贝广布于世界寒温带,我国大连、烟台青岛等地沿海皆有分布。1973年福建省从北方引种成功,现已成为浅海贝类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近年又解决了育苗关,平均亩产苗2.9吨,最高达12.6吨。1993年全省紫贻贝养殖面积近万亩,产量达2万多吨。 贻贝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繁殖力强、生长快、产量高、营养丰富等特点。福建省海域辽阔,自然条件优越,只要解决好种苗、保鲜和加工等问题,发展贻贝养殖业的前景就十分喜人。

烹饪指导

1. 海虹可以氽汤,也可做菜;
2. 海虹个体越大越好,质嫩,肉肥,味鲜,适宜与冬瓜、萝卜等一同煨食;
3. 海虹500克,加调料煮汤服,连续服用,治肝肾阴虚之头晕及盗汗等症;
4. 海虹可浓缩金属铬、铅等有害物质,故污染的淡菜不能食用。

食疗作用

海虹味咸、性温,无毒,入肝、肾经。
补肾益精、调肝养血、消瘿瘤、调经血、降血压之功效;
用于虚劳羸瘦、眩晕、盗汗、阳痿、腰痛、呈血、崩漏、带下、瘿瘤、疝瘕等症。
烹制过程极为简单:
海红洗净控水.
热锅放油,依次放入--姜,蒜,豆豉爆锅.
放入海红,煸炒,片刻海红就都开壳了,再洒上点葱花,好了一起锅装盆

食疗做法

英式炒海虹

九层塔炒青口贝
原料:青口贝500g、蒜5-6瓣、九层塔1把、盐及现磨黑胡椒适量、无盐黄油5g、橄榄油20ml、白兰地或白葡萄酒1/2杯。
做法:
1、蒜瓣切成蒜末,九层塔去粗梗摘取叶子洗净;
2、青口贝解冻后用刷子把外壳刷干净,冲洗一下沥干;
3、炒锅烧热,放入橄榄油与黄油,小火加热后,放入蒜末煸香;
4、转大火倒入青口贝,烹入白兰地;
5、接着调入盐和黑胡椒炒匀,盖上锅盖焖2分钟;
6、打开锅盖,放入九层塔叶,翻炒几下即可。

白灼小海虹

这个东西,北方叫海虹,南方叫青口,学名叫贻贝,英文叫mussel,淡菜是紫贻贝的煮干品。
海虹上市了,相对于大而肥的大淡菜,我比较喜欢小海虹,同样很肥,但是哪怕是不小心多煮了一会,吃起来还是那么的鲜嫩!
白灼小海虹
原料:
葱姜若干、海虹1斤。
做法:
1、将海虹反复清洗,用刷子刷干净外壳,用手撕去草(朝头大那头撕)。
2、烧开一锅水,下入葱姜,下入淡菜,加入一大勺料酒。
3、待海虹张开口,捞出装盘。
4 、味汁:蒜泥+鲜酱油+米醋+芝麻油。
制作心得:
1、海虹买回来后,需要反复清洗3遍,用刷子刷干净表面,用手撕去贝壳中的草。
2、从卫生角度讲,我们一定要将海虹完全煮熟了吃才安全,所以宁可稍微煮老点,也不要为了追求嫩的口感而吃生的。
3、新鲜小海虹的优点是,稍微煮过头一点,吃起来口感也不会老。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