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肯野现象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亦称浦肯野效应,由捷克学者浦肯野(Jan Evangelista Purkinje,1787-1869)首先于1825年发现。系指在不同的适应状态下对有色光的视觉灵敏度不同的现象。在明适应时对红色和橙色看起来较亮,而在暗适应时则对蓝色光看起来较亮。从划出的光谱亮度曲线来看,明适应时的极值在该曲线的560纳米左右,而暗适应时其极值则推移到510纳米。这是因为明适应时视锥细胞起作用,而随着逐渐暗适应变为视杆细胞起作用的缘故,这种现象是二元学说的有力证据。因此如果以纯中心视只求中央凹的视觉灵敏度时,则看不到这种现象。暗适应时的相对光谱亮度曲线与作为杆体视物质的视紫红质的光谱吸收曲线大体是一致的。在其它脊椎动物身上,也可以用视网膜的b波和视神经纤维的峰电位作为指标来证明浦肯野现象的存在。
具体说浦肯野现象就是当人们从锥体视觉向棒体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不同的变化。
浦肯野效应的具体事例如下:
在阳光照射下,可能红花和蓝花显得一样亮,但是到了夜晚蓝花似乎显得更亮些,这是因为人们从昼视觉向夜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的最大敏感性向短波方向移动的缘故,有于蓝光的波长较红光短,因此蓝花显得更亮。即浦肯野效应所说从锥体视觉向棒体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不同的变化。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