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成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人物介绍

[清](公元一七00年至一七七一年)字学子,号沃田,江苏华亭人。生于清圣祖剧熙三十九年,卒于高宗乾隆三十六年,年七十二年。诸生。博闻强识,以诗古文。名父乔堂卒官,家遂中落。自是屡就幕府徵,由粤而闽而浙而皖,前后四十余年。然性勤敏,虽舟车往来,必以四部书自随。晚游维扬,客运使卢见曾所,交惠栋、戴震、王鸣盛等,益以学业相砥砺。大成壮年时,耽心经籍,通经史百家之书,及天文、乐律、九章诸术。校定书籍颇富,有《十三经注疏》、《史记》、《前后汉书》、《南北史》、《五代史》、《杜氏通典》、《文献通孜》、《昭明文选》等;自著有《学福斋集》五十八卷,《清史列传》传于世。
其字一作「学子」.见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增补本(下册)271页.
沈大成(1700~1771),字学子,号沃田,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祖沈肇灵,东阳(今浙江东阳)人,为明太祖军记室,明朝建立后,沈肇灵辞官不受,隐居吴淞青龙江。自六世祖沈笃,迁居松江郡城,学者称其为傲渔先生。[1]沈笃之后,五传至沈大成父沈矞堂。沈矞堂,字韩城,又字三云,有四男一女,沈大成为其次男。[2]沈大成生于康熙三十九年庚辰(1700)十月二十五日,幼颖悟,读书目数行下,康熙五十八年己亥(1719)时二十岁,学使昆明谢坤侯科试松江,阅其卷,惊异取冠乡校。康熙五十七年赘于妻李氏家,雍正五年(1727),妻卒。雍正六年(1728)二月,父沈矞堂以暴疾卒于官,沈大成奔赴,被替代之官李杰选所刁难,投入狱中,一年后才得以奉丧回家;而六年(1728)八月,母章太孺人又卒于家。自此,家道中落。为维持生计,沈大成开始了将近四十年的游幕生涯:乾隆二年(1737)入王恕幕府,从王恕由粤至闽;乾隆七年(1742),王恕卒,沈大成居吴,馆于族叔之所;乾隆十三年(1748)在安徽,入潘思榘幕;乾隆十八年(1753),潘思榘卒,沈大成自粤还;乾隆二十年(1755),两淮盐运使卢见曾聘沈大成至扬州为其攥辑群书;乾隆二十七年(1762)卢见曾离任,沈大成开始馆于大盐商江春寓所,直至乾隆三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病重还家,二十九日即卒,年七十二。
作为雍乾时期的一位学者、文人,在学术方面,沈大成精通经史百家之书,及九宫、纳甲、天文、乐律、九章诸术,一生曾校订多部典籍,有《十三经注疏》、《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南史》、《北史》、《五代史》、《通典》、《文献通考》、《昭明文选》、《说文》、《玉篇》、《广韵》、顾炎武《音学五书》、梅文鼎《历算丛书》等。惠栋称其“搜择融洽而无所不贯”[3],戴震亦在《学福斋集序》中赞曰:“治经之士,得聆一语言,可以通古,可以与几于道”[4],张凤孙在《学福斋集序》中更称沈大成为“一代之通儒”[5]。文学方面,有诗文集《学福斋集》、《学福斋诗集》传世,李慈铭赞其:“文既冲夷,诗亦清婉,高者逼中唐,次亦不失宋人风格,其古诗亦有老成可取者。”[6]沈大成亦写词,然而不见于《学福斋集》、《学福斋诗集》中,王昶《国朝词综》收其词三首,可窥一斑。沈大成可谓是工诗善文,然而其诗歌最为人称道,李慈铭更有“乾隆中经儒之称诗者,沃田最胜,兰泉次之……”[7]之评价。
《学福斋集》、《学福斋诗集》是沈大成一生诗文之合集,分诗文两部分。《学福斋诗集》以时间为序,卷首为赋(2篇),后有诗《策卫诗钞》、《修门诗钞》、《噉荔诗钞》、《西泠诗钞》、《皖江诗钞》、《艺兰诗钞》、《近游诗钞》、《百一诗钞》、《竹西诗钞》共三十七卷1561首;《学福斋集》是文集,按体例编成,分论、说、解、书、序、记、辞、铭、赞、偈、书后、引、题跋、碑、墓表、墓志铭、墓碣、肂志、传、书事、祭文、哀词、杂著,共二十卷252篇。
[1]汪大经《沈先生大成行状》,见钱仪吉等编《清碑传合集》卷一百四十一,页1788,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本。注:以下不再标注版本。
[2]据《学福斋集》卷一九《先太孺人传略》,《行状》误作韩城公有三子,大成为伯。
[3]惠栋《学福斋集序》,见沈大成《学福斋集》卷首。《学福斋集》、《学福斋诗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428册,页2,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注:本文凡引《学福斋集》、《学福斋诗集》内容,皆为《续修四库全书》(第1428册)本,故下文引用时不再标注版本和页数,只注明卷数。
[4]戴震《学福斋集序》,见《学福斋集》卷首。
[5]张凤孙《学福斋集序》,见《学福斋集》卷首。
[6]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页758,中华书局,2006年版。
[7]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页812,中华书局,2006年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沈大成,70年代生上海人,女,金牛座,资深小职员。在《上海壹周》开设专栏“放大镜”(以前叫“八号店铺”)、《外滩画报》上开设专栏“外国人”。

老字号食品店

沈大成创建于光绪
食品店外景图

食品店外景图

六年(1875年)至今已有130余年历史,沈大成总店位于南京东路636号。
沈大成积极参加市场间的品牌竞争,92年-95年沈大成的太白拉糕、双色糖年糕、细沙条头糕、蟹粉小笼、虾仁馄饨被中商部命名为部优产品,获得金鼎奖,被市里命名为优质产品的有二面黄系列,粽子、青团等。
除此之外,沈大成还拥有中商部颁发的“中华老字号”和市区政府命名的“上海名特优商店”“精神文明单位”、“放心店”、“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中国烹饪协会团体会员”等称号。95年沈大成创建了沈大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各类速冻食品和即食糕团和时令品种,已建立了近千家销售网点适应发展需要,为了开拓发展品牌,2003年沈大成在松江九亭高科技园区投资新建了8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的新厂,它将用更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出确保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更多更好的食品,使传统产品走向家庭,同时通过创新来发展自己的品牌。

上海总店

沈大成总店内景

沈大成总店内景

上海老字号,位于南京东路636号。“最喜欢”他家的糕团,“或雪白,或金黄,或碧绿”,“小心翼翼”地咬上一口,“甜蜜”在口中蔓延,真是“独一无二”的美味;店里也有小吃和炒菜供应。门口总是“挤满”了“争先恐后”的人。价格嘛,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可算是“最实惠”的地方了

沈大成点心店

上海的老字号,糕团和点心最有名,条头糕、双酿团、青团味道都不错;蟹粉小笼真材实料,只只饱满;小馄饨个头蛮大,味道不错;金团,糯米皮外裹着金粉,馅是黄豆和芝麻粉;桂花糖年糕,糯而韧,桂花香溢;价格保持着亲民的水平,店里生意一直挺好,嘴馋的朋友可以来过把瘾。
所在地区:上海市黄浦南京东路
菜式风味:糕点
人均消费:0-30元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