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美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生平经历

梁子美,字才甫,由祖恩补将士郎,秘书省校书郎,历光禄寺丞,济州、滨州监税,郑州判官,荆湖南路提学,成都路转运副使,直秘阁拜户部尚书兼开封府尹,尚书左右中丞,中书侍郎,以资政殿大学士知郓州、定州,本路安抚使进现大殿太学士,光禄大夫,终宁远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安定郡开国公,赠少保。配宋氏封文安郡夫人,赠福国夫人。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卒于家,享年78岁,葬于东平望山之阳。丞相白时中为其撰神道碑文。梁子美生子七:严祖、恭祖、昭祖、师祖、扬祖、宜祖、兴祖。
梁子美性格内向,不喜谈笑,生活奢侈,威严有主见。为地方官吏时,施政手段残暴,但有政治才干,办事十分精明,一般人很难成为他的敌手,所到之处都能控制住局面。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梁子美以恩补官至户部尚书,历四朝六十载,皆得崇信,“共成大观之治,功直道行而不坠山东之家法,士大夫以为信”,曾两次知东平府。致仕后建堂阁保藏皇帝所赐数百轴御诗书画,徽宗亲题榜曰:“耆英”。仿古人创“元老会”,延亲党故人游乐赋诗。其为官之地,民众曾为其立生祠,可见其治绩。梁子美在宋哲宗绍圣年间任湖南常平提举,当时刚刚恢复“复役法”,梁子美首先在当地推广,因而受到朝廷的瞩目。梁子美与朝中权臣相善,如李邦彦,“阴结蔡攸、梁师成等”,都人目为“浪子宰相”。赵野,尚书左丞,建炎间守密州,弃城遁逃。还有白时中官至太宰兼中书门下侍郎。此三人与张邦昌、王考迪、蔡京等人相善。梁子美在任转运使期间,不顾国家的利益,用税款3百万缗买来“北珠”讨好皇上。北珠出产于女真族居住的地方,梁子美从契丹人手里购买,契丹人为图其利,役使女真族人民捕获“海东青”以获得北珠,女真族不堪忍受奴役,奋起反抗。梁子美向皇帝进贡“北珠”,成为女真抗辽、抗宋三国之间战争灾害的祸端。徽宗崇宁年间,各路漕运大臣向皇帝进奉“羡余”(所谓的羡余,实际是搜刮勒索来的财物),梁子美是始作俑者。这是梁子美从政为后人所诟的原因。“北珠”也好,“羡余”也罢,都类似于“生辰纲”、“花石纲”之类的东西。其危害程度,前者较后者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梁子美是《水浒传》中梁中书这一艺术人物最好人选。至于梁中书是当朝太师蔡京的女婿,这是作者的艺术想像,并非史实。

史书记载

梁子美,字才甫,须昌人,彦昌子,以恩补将仕郎,历官都转运使,有干才,所至辄办,治直秘阁。每有奏请,皆当上心。朝廷皆重之。拜户部尚书,兼开封尹。子美恳避,上曰:“卿四世京尹,缙绅盛事。”诏作记,揭于厅事。拜中书侍郎,乞罢,出守郓州,有《耆英集》一百卷,奏议一百卷。宣和五年卒,年七十八。
梁中书原型 梁中书原型
徽宗初,任河北都转运使的梁子美,“倾漕计以奉上,至捐缗钱三百万市北珠以进。崇宁间,诸路漕臣进羡余,自子美始。北珠出女真,子美市于契丹,契丹嗜其利,虐女真捕海东青以求珠。两国之祸盖基于此”。

梁中书原型

梁子美是梁颢的孙子,官至中书侍郎户部尚书等职。做官历四朝六十载,皆得宠信。曾两次知东平府,两次在大名府为官。他在大名府还做过好多善事,缉草寇,扶农事。他虽对上迎合,但对当地老百姓还是声誉不错,甚至还有人给他立生祠,被搬进《水浒传》也就在情理之中。不过据专家考证,描写他向京城给太师蔡京送生辰纲之事,应该是虚构的故事情节。
梁子美的神道碑位于梁氏家族墓群内,立于宣和七年(1125年),也就是北宋灭亡的那年。碑通高7.5米,碑身高3.91、宽1.6米。碑文正书,竖刻43行,满行122字。碑中字体颇具柳骨颜筋之风,其下部为水池形底座,上刻水浪纹及水兽纹,与泰安岱庙内朝廷所立宣和碑相同,足见其规格之高。
后人凭吊梁子美 后人凭吊梁子美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