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疫病菌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入侵地区

中国河北遵化、武安,河南、北京、辽宁、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陕西、广东、广西、湖南

传播途径

春雨时释放大量孢子,随风雨、昆虫、鸟类传播,多从伤口侵入栗树枝干。

为害特点

栗疫病在欧美各国都很严重,美国于1904-1922年有一半栗树林被毁,至1940年病害扫荡了美国的栗园。中国栗疫病发生普遍,局部地区严重,有的栗园发病率达80%以上。新嫁接的幼树常成片发病,引起树皮腐烂直至全株枯死,造成很大损失。

形态特征

病菌的子囊壳黑色,有长颈,成群埋生于子座内。子囊棍棒状,无色,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无色,双细胞。中间分隔处稍缢缩。分生孢子器也生于子座中,形状不规则,多室,分生孢子无色,单细胞,圆筒形。

生物学特征

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在病组织中越冬。土质好,树势旺,发病轻;土质瘠薄,根浅树弱,发病重。

控制方法

加强检疫,防止带病苗木或接穗进入无病区。如必须从疫区引入苗木,除严格检疫,在萌芽前喷洒3-5°Be石硫合剂、1:1:160波尔多液或其他杀菌剂,或用0.5%福尔马林浸30min、5%氯酸钠浸5min后再栽植。 
加强栗园管理。刨树盘,增施有机肥,合理修剪,防治其他病虫害。 
育苗选用抗病砧木,嫁接抗病品种。 
减少和保护伤口,在晴天嫁接和修剪,伤口涂波尔多液等保护。冬、夏季在树干涂白,尽量避免机械伤口。 
生长季节在中国境内经常检查,小枝上发现病斑将枝剪除烧掉,主干、大枝上发现病斑应刮除。刮除方法:用刮刀将病斑及其周围0.5cm左右的好组织刮去,边缘要平滑,并呈圆弧形。刮净病组织,再涂杀菌剂,可选用5°Be石硫合剂、843康复剂或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 
栗林中嫁接栗疫病菌的弱毒株系,抑制强毒株系的侵染。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