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齿刺尾鱼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物种分类

学名:栉齿刺尾鱼 Ctenochaetus striatus
鳍鱼纲 Ctenochaetus
鲈形目 Acanthuridae

简介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关岛。本鱼身体深黄褐色,在头部上具橘色的斑点,胸鳍淡黄色,尾部的与腹的鳍褐色,尾鳍的前部灰白,尾梗两边具有锐利,朝向前面的进入一个水平的凹槽之内折叠下来的直立的硬棘,鳞片细小。稚鱼有8-12条灰白的柄倾向向下的与向后在身体上,齿可动的且细长,顶端内曲了而且扩大,背鳍硬棘8枚;背鳍软条27-31枚;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24-28枚,体长可达26厘米。

形态特征

体侧扁而高,呈椭圆形。背缘与腹缘为弧形。头较短,从吻端至眼前部为向上倾斜,吻颇长,突出,眼小,侧位而高。体被细小弱栉鳞。侧线完全,位高与背缘平行。尾柄两侧各有1个平卧于沟中,并能竖起的前向尖棘。尾鳍新月形。

生活习性

暖水性鱼类,栖息在珊瑚礁区,会与其他种类共同活动,以藻类为食。栖息深度3-30米,体长130~170毫米,较习见。有雪卡鱼毒的报告,可做为食用鱼及观赏鱼。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中、西部。我国见于南海。

群种分布

印度-太平洋,不包括夏威夷,马贵斯和复活节岛屿。贝克岛(美属群岛)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