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芝华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简介

杨芝华(1874—1948) 字学川。天津人。晚清民国音乐家、戏曲家。

简历

自幼酷爱民族音乐。1915年在天津社会教育办事处音乐传习所教授十番乐兼昆曲。常应约参加严修家中十番会,兼音乐教习。所著《大嘉兴十番谱》和昆曲谱《絮阁》、《坠马》、《三醉》、《水漫金山寺》等书,对天津早期音乐与昆曲活动的开展颇有影响。抗日战争时期,他抵制教唱敌伪歌曲,而传授李叔同的学堂乐歌和黎锦辉的儿童歌舞曲,并用风琴弹奏《熏风曲》、《梅花三弄》等民间古曲引导学生欣赏。他是天津“卫子弟书”的传人,曾传授给学生刘吉典,使这一濒临绝响的曲艺品种后继有人。他青年时期曾向江南人学练江南丝竹乐的技法与曲谱,并与天津地方的弦索相结合,形成天津丝竹乐这一重要乐种。他还是“天津十番乐”的重要传人,曾任天津女子师范学校、南开中学等十余所学校的十番乐会和社会上十余处大型十番乐社团的艺术指导。他是天津文庙每年祭孔活动的“丁祭乐”主持人,在独具特色的“丁祭乐”的传承上发挥过积极作用。他对民族音乐理论的修养高深,把不少传统的工尺谱进行科学的整理,方便了教学,并使这些乐曲得以流传。他还培养了如刘吉典、杨大明、熊履方、邹轲、陈嘉瑞等一批造诣较深的民乐家。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