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英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研究方向

1、生物冶金和湿法冶金
2、贵、重金属冶金
3、工艺矿物学及矿石分离技术
个人寄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主要经历

学习经历
1978.2—1982.1中南大学;(本科)
1997.3—2001.3东北大学(博士)
工作经历
1982.2—1995.6,沈阳黄金学院(讲师、副教授);
1997.1—2001.5,东北大学(副教授);
2001.6—2005.1,东北大学(教授);
2005.1起,东北大学(博士生导师)。

科研情况

讲授课程

1、生物冶金(本科生);2、贵金属冶金及材料(本科生);3、冶金工程专论(硕士生);4、生物冶金理论及技术(硕士生);5、工艺矿物学(硕士生)。
人才培养情况
硕士研究生(含工程硕士)70名,培养博士生14名,博士后3名。
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
(1)嗜温耐砷菌对高砷复杂金矿的氧化预处理-固相萃取提金新工艺研究;
(2)HQ0211菌对高砷金矿氧化预处理-炭浸提金-萃铜关键技术。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
(1)细菌与卡林型金矿石碳质物键合作用和抑制劫金机理研究;
(2)生物腐蚀黄铜矿界面过程及其控制步骤的机理研究;
(3)砷环境胁迫下细菌胞外聚合层(EPS)对含砷硫化物氧化腐蚀的机理研究;
(4)浸矿菌液/载金毒砂界面反应的化学行为及砷的相变机理研究;
(5)细菌氧化作用下黄铁矿晶体结构及表面改性的研究。
主持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
微生物氧化含铜硫化物界面过程和铜离子在晶格中迁移速度的研究。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1)微生物氧化含砷金矿脱砷过程和砷的相变机理研究;
(2)微生物胞外多糖层EPS对有色金属废渣金属浸出的研究。
主持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难处理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关键技术与设备研究–谦比希复杂铜矿生物浸铜-萃取-电积新技术研究。
主持国家973计划子课题1项:微生物作用下污染生态过程与修复机理。
主持横向课题30余项;主要与中国有色矿业集团、金川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黄金集团、广西黄金局企业、山东方泰、安徽冠华、中金集团(乌山铜钼矿)等合作;
论文论著
杨洪英发表论文80余篇,主要有:
[1]杨洪英,杨立主编.细菌冶金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杨洪英主编.山西省义兴寨金矿地球化学.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7.
[3]杨洪英.矿石学基础(参编).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科研获奖情况
(1)冶金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2)国家经贸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3)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4)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5)辽宁省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