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鸿钧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朱鸿钧(陶器艺人)

朱鸿钧(陶器艺人)朱鸿钧(陶器艺人)
朱鸿钧(陶器艺人)
字“虹儒”、号“陶玄子”,1948年生,资深陶人,1980年从艺,师从顾景舟大师亲传,得其神髓。早期曾用私款“朱未祥制”制“海纳百川"各式大品壶数枚,为诸友所藏。

朱鸿钧(朱自清的父亲)

朱鸿钧(朱自清的父亲)
朱鸿钧,字小坡,妻周氏,是个读书人。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最后在徐州做到徐州榷运局长---俗称“烟酒公卖局长”,又续娶了一房姨太太,老家宝应的潘姓姨太太得知此事后,跑到徐州大闹。这一闹,就把朱鸿钧的“差事”给闹得“交卸”了。1917年自徐州失业后,便仕途坎坷、生活渐拙、老境颓唐,1945年4月9日逝世,终年76岁。

朱鸿钧(民国地主恶霸)

朱鸿钧(民国地主恶霸)
朱鸿钧(1905~1957)陇县城关乡朱家寨村人,地主分子。祖父朱正午,清末五品衔职官,四川补用县丞,后为县绅;伯父朱家训,北洋政府时期国会议员;父朱守训,字静斋,陕西省议会第三届议员,本县巨绅。朱鸿钧继承祖业,依靠父辈的权势,欺压剥削贫苦农民,成为本县首富。其剥削形式主要有雇工、地租、高利贷和通过办工商业高利盘剥。朱家在全县10多个村拥有耕地700余亩,其中朱家寨村300多亩(占该村98户农民耕地总面积的48%),温水区把关口60余亩,雇佣大量短工和8名长工耕种,家中还雇女仆数人,长期榨取他们的剩余劳动。其余土地出租,收取租粮或租金。朱家的房院在县城有23处,在西安等地还有数处。除自用和出租外,开设10多个商店和酿酒等作坊,雇佣店员和作坊工人20余人。同时进行高利贷剥削,1941年前后,其父朱守训托人在火烧寨等地购买玉米近万斤,令乡绅彭魁通过保甲长在麦收前放给把关口一带的贫苦农民,夏收后收取同等数量的小麦;其弟朱鸿猷在温水一带放债粮食达3万余斤,春放夏收,利率高达50%,当年无力偿还者,本利均作为本金,次年按利率计收。朱有钱有势,勾结官府,横行霸道,虐待毒打长工。民国34年(1945),以干活不力为名,叫来警察,在院内毒打长工朱崇福、马江海,将二人打成重伤,哭救之声传至院外,有人为了营救受害者,将其家柴垛点燃,因急于救火,始罢。朱还曾乘人之危,在天成、东南等地,先后强购所谓“风水宝地”多处,预作坟地,妄图永保富贵。 土改时,朱被定为地主分子,广大群众对其进行了说理斗争,将其多余的土地财产没收,分给了贫、雇农,后被人民政府判刑关押教育。七十年代,县上曾将其剥削压迫贫苦农民的真人真事以大型雕塑形式在朱家寨村地主庄园展出。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