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柏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朱柏(明朝湘王)

朱柏(明朝湘王)
朱柏(1371-1399),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二子,齿序第十一子,母妃胡氏,洪武四年八月初三日(1371年9月12日)出生,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初一日受封为湘王。洪武十八年(1385年)十二月就藩于荆州。性嗜学,读书每至夜分。开景元阁,招纳俊义,日事校雠,志在经国。喜谈兵,膂力过人,善弓矢刀槊,驰马若飞。洪武三十年(1397年)五月,与楚王朱桢讨伐古州蛮,每出入,缥囊载书以随,遇山水胜境,辄徘徊终日。尤善道家言,自号紫虚子。建文元年四月十三日(1399年5月18日),有人告发朱柏谋反,诏命其赴京师询问,朱柏恐惧,自焚而死,时年二十九岁,谥曰戾。无子嗣,封藩被削除。永乐初改谥为献,置祠官守其园。

朱柏(近代教育家)

朱柏(近代教育家)
朱柏(1885~1948),字寿仁,因他信奉基督教又取名约柏。福建邵武城郊朱山村人。 15岁考取府学秀才。光绪二十八年,先后就读于邵武汉美书院和福州格致书院。宣统二年(1910)在格致书院毕业后,回到邵武受聘于汉美书院,任英文教师。民国7年(1918),考入北京清华学堂,后又以优异成绩考取公费赴美留学,为邵武早期留学生之一。在美留学8年以半工半读艰苦完成学业,先后获波莫耶大学文学士和芝加哥大学教育学硕士。民国16年春回国,受聘担任省立邵武第六中学校长。在他主持校务期间,恪守“致天下之治在人才,成天下之才在教化”的宗旨,从严治校,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学生要循规蹈矩。从民国19年(1930)开始,先后在河南大学、之江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大学等校任教授达10年之久。民国2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邀请我国著名教育人士组织云南教育考察团,朱柏随团赴滇考察。 抗日战争爆发后,朱柏回到邵武受聘于协和大学任教育系和农教系教授兼该两系主任,主讲教育学、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学。在此期间,朱柏以他对教育学的造诣和多年教学实践,编写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概论》、《中小学教学法》等教材;并担任《协大教育》期刊主编、协大农业推广委员会主任,为普及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知识作出贡献。 民国34年(1945)秋,朱柏向政府提出创办邵武县立初中,很快得到政府允许,遂因陋就简,择地在李忠定公祠和孔庙设校上课,就近聘请部分协大邵籍学生兼课,并自兼校长,以撙节办学经费。同年被推选为县临时参议员。民国35年(1946)秋,朱柏辞去县中兼任校长职务,随校迁返福州。民国37年(1948)逝世,终年63岁。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