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义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春秋大义

概述

基于科学的原则,这些行为规范之间,以及与其背后的思想原则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逻辑上可论证

的因果关系;同时并不是真的有一套数目确定,明确、清楚定义的行为规范,其思想原则也没有准确、完备的定义(所以不是科学)。它也不是现代哲学,现代哲学已经科学化了。它可以理解为是一套古代哲学和这套哲学对现实生活的指导。

历史缘起

相传孔子(B.C.551 -- B.C.479)根据鲁国的历料记载将鲁隐元年(B.C.722)到鲁哀公十四年(B.C.481)的历史修成了一部史书,这部编年史书就被叫作《春秋》。共242年史事,大约有1.5万字。《春秋》记事非常简练,近乎大事年表
其后(也可能是同时)出现了《左传》。《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B.C.722),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B.C.468)。《左传》约18万字,也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它比《春秋》多记17年,同时也比《春秋》多很多史料。但后来儒家的经学家认为《左传》是解《春秋》经之作,故西晋杜预作注时重加编排,首列《春秋》经文,然后分条记事,从此《左传》原貌不可得见。《史记》和《汉书·艺文志》则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孔子开了私学之风,由于《春秋》非常简练,传授时就需要解释其文辞和史义。到了汉代,大约是B.C.100期间,就出现了着重从解释《春秋》的文辞和史义上加以发挥的《公羊传》和《谷梁传》,先列《春秋》原文,然后逐字、逐层进行解释。《谷梁传》相对更遵从忠实记载史实的原则,而《公羊传》则认为:《春秋》是孔子借春秋242年史事以表示自己的政治观点,处处包含“微言大义”。司马迁(B.C.145? -- B.C.???)在《史记·孔子世家》中也称,孔子写《春秋》不单纯记载史事,它的遣词用字体现出一套褒贬书法,借此以表达他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见解,寄托他的社会理想。这也就是《春秋》的“微言大义”。
另一方面,相对于汉代通行的语言和文字,孔子写《春秋》时所使用的语言文字已经叫“古文”了,如果没有注释,当时普通文人恐怕也很难读懂。因此,在传授《春秋》时确实需要进行注释。

《春秋大义》——辜鸿铭

概述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一本试图向西方世界阐明中国人的精神,并揭示中国文明价值的英文书。英文书名为“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1915年由“北京每日新闻社”首版,该书封面上所题的中文名就是“春秋大义”。该书对于当时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有较大影响,书的作者是辜鸿铭

辜鸿铭

辜鸿铭(A.C.1857 -- A.C.1928),名汤生,原籍福建同安,出生在马来西亚槟榔屿的一个华侨世家。他13岁到西方留学,先后游学于英、德、法、意等国11年。回国后长期担任张之洞幕府的洋文案。清末时,他曾官至外务部郎中,擢左丞。民国初年时任北京大学教授。他精通英德法等近十门语言,用英文写有多部著作,常引据法德作家,而最好讲的是拉丁文。
辜鸿铭对于当时中国社会的环境、现状,社会习俗,文化传统,社会风气等都非常了解和熟悉,但他还算不上是一个儒学大师。实际上,《春秋大义》一书是以当时西方世界的思维模式来对中国的文化传统进行描述、解释、阐述和赞赏。因此西方通常认为此书,容易理解,有其新颖和独到之处,但算不上很深刻。
“要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纯朴的。因为中国人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deep,broad and simple)
中国人和中国文明的特征,除了我上面提到过的那三种之外,还应补上一条,而且是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灵敏。(delicacy)”
[该书已出中译版。]
《春秋大义》中还有这样一句话:
“实际上欧洲语言中‘科学’与‘逻辑’二字,是无法在中文里找到完全对等的词加以表达的。”
还好,今天我们已经有了,并且已经是大众化的日常用语了。
如果说“春秋大义”是中国文化、文明的核心价值观,那么这本书远没有达到其目的。也许我们不应该对那个时代的人有这么高的要求。

关于孔子

孔子生日:
“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庚子日,孔子生。”
公元前551年10月4日星期六(Julian历)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星期六(Gregorian历)
庚戌(狗)年(平年)十月二十七日(鲁历,周历)
庚戌(狗)年(平年)八月二十七日(夏历)
孔子卒日:
“鲁哀公十六年夏四月己丑,孔丘卒。”
公元前479年3月9日星期六(Julian历)
公元前479年3月4日星期六(Gregorian历)
壬戌(狗)年(闰年)四月初十日(鲁历,周历)
壬戌(狗)年(闰三月)二月初十日(夏历)

《春秋大义》——熊逸

副标题: 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
ISBN: 9787561340868
页数: 554
定价: 49.8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7年12月
《春秋大义(二:隐公元年)》
出版时间:2009-1-1 字 数:500000 版 次:1 页 数:512 印刷时间:2009-1-1 开 本:16开 印 次:1 纸 张:胶版纸 I S B N :9787563377015 包 装:平装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