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战场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主要特点

技术数字化:是指信息网络建设运用数字化技术,使网络技术水平适应信息作战的要求。如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智能化计算机技术,增强多层次、全方位的战场信息获取能力。
综合一体化:主要指把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电子对抗等信息系统和各军兵种信息系统,实行多层次、大范围的综合连接,将其共同纳入一个综合的大系统之中,实现准确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确保一体化作战整体效能的发挥。
业务多媒体化:指综合数字信息网络能以多媒体形式实现信息交流。如会议电视、可视电话、多媒体电子邮件、图文检索、视频检索视频点播等。
用户全员化:是指信息网络可以实现全员互通,战场上将军和士兵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都能互通情况。
功能多样化:是指信息网络具备信息作战需要的多种战术功能。如对武器系统的有效控制能力、攻防兼备的电子对抗能力、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不间断通信能力和抵御计算机病毒及“黑客”入侵的防卫能力等等。

具体表现

“数字化战场”的具体表现数字化战场主要包括数字化武器系统、数字化C3I系统和数字化部队,其中,数字化武器系统是基础,数字化C3I系统是核心,数字化部队是行动的主体。数字化战场具有区别于传统战场的鲜明特点,主要通过武器系统、指挥系统和部队得以显现。
1.系统集成,协同行动
武器系统包括所有具有杀伤能力的装备和集团,数字化战场上的武器系统是武器系统大量使用信息技术提升性能,实现技术一体化的产物,是集目标探测、识别、跟踪、定位、控制与制导于一体的打击系统,可以独立完成作战任务。从整体上看,数字化武器系统是多个系统集成的复杂系统,通过智能控制发挥系统整体功能。从部分出发,数字化战场上的侦察系统、指挥系统、部队及武器装备协同行动,密切配合,对目标实施打击,共同组成具有杀伤能力的武器系统。
2.功能融合,性能稳定
数字化武器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多功能化,并不是指系统流程中具有的侦察定位、跟踪识别、精确制导等功能,而是指武器系统在打击效能上具有多项功能融合的特点,如弹炮结合武器系统、舰炮武器系统等都是多项功能融合的数字化武器系统。而且,根据不同结合方法所形成的武器系统具有不同的功能。以弹炮结合武器系统为例,采取地空导弹、高炮、火控系统分开配置的弹炮结合武器系统,其结合方式称作“软结合”,这类系统火力配置和火力部署灵活,总体作战效能较好,主要用于要地或阵地防空;采取地空导弹、高炮、火控系统三位一体的弹炮结合武器系统,其结合方式称为“硬结合”,这类系统的显著特点是机动性好,作战准备时间短,反应时间短,主要用于野地防空。数字化武器系统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性能稳定。一方面,数字化武器系统中大量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其圆概率误差已趋于零,随着精确制导技术的提高,其性能将进一步提升,从而促使武器系统的性能逐渐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另一方面,数字化战场上将出现的如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等高性能武器也都具有性能稳定的特点,从而使得数字化武器系统的整体性能趋于稳定。
3.反应迅速,打击精确在
数字化战场上,“防御”与“打击”一体化运行,武器系统作为打击系统的具体表现形式,必须具备反应迅速、打击准确的特点。只有具备这一特点,才能实现积极防御的战略目的。同时,高技术的直接配置与运用、科学的强化训练也直接推动武器系统实现这一目标。按照积极防御的原则,反应迅速不仅表现为在短时间内迅速发现目标并予以打击,更应表现为当敌方目标出现时,迅速锁定目标,跟踪监视,在敌方目标实际行动并产生明显效果时,快速打击,消除敌方行动可能造成的危害,加上“后发制人”的精确打击,迅速瘫痪敌方目标,实现作战目的。也就表示,打击精确也不仅仅只是表面意义上的命中率,例如,经过高技术装配及训练的数字化部队,其进行夜战时发射火炮的首发命中率可达73%,而非“数字化”部队进行夜战,火炮首发命中率只有8%,前者高出后者8倍多。更多的表现应该是其打击效果上的精确性,即是在精确选定目标实施打击的基础上,能精确测算打击范围和打击程度,对打击目标内人员、设施的损毁程度进行精确测算,做到既能瘫痪目标,又能最大限度保护无关人员和设施,实现“打击”与“保护”的最佳结合。
  • 决策“人-机”并行
C3I是指挥(Command)、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和情报(Intelligence)的缩略形式,其主要功能就是及时收集、整理大量的情报信息,供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部署,控制部队及装备的行动过程,确保预期决策目的有效实现。C3I系统数字化的主要特点就是将计算机等信息处理技术及设备广泛运用于C3I系统之中,实现“人-机”结合,提高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处理信息的效率,确保指挥决策的准确性。“人-机”结合,一方面是指利用计算机帮助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处理大量由各侦察监视系统反馈的信息。计算机处理信息,可以充分处理、利用各种信息,提高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对战场情况的掌握、利用程度,防止决策因情况了解、判断不准确而出现决策偏差或失误;另一方面是指利用计算机帮助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将决策转换成具体的行动部署。计算机参与行动部署,可以使行动部署更加具体,更具操作性,有效提高指挥员和指挥机关掌握作战行动全程的关节点,实施有效控制,提升作战行动的效率。
  • 控制多方式渗透
C3I系统数字化的另一显著特点就是多种控制方式同时渗透作战行动的全过程,提升作战行动效能。数字化C3I系统的控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方式是教育训练,即针对部队和武器装备进行教育训练。使其由无序状态转变成有序组织,具备最佳作战性能,形成武器系统。第二种方式是考核评估,即针对武器系统进行考核评估,检查其性能的稳定性,评估其自适应性和自组织性,建立武器系统储备。第三种方式是选择部署,即根据行动需求选择相应性能的武器系统,并根据决策计划对武器系统的行动程序进行部署,形成行动计划。第四种是反馈调整,即实时掌控武器系统的行动,形成反馈信息,与预定行动计划进行比较,适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调整,稳定作战效能。
  • 通信全领域覆盖
C3I系统数字化的又一表现是信息传输系统网络化运行,通信覆盖全领域。在数字化战场上,C3I系统与武器系统之间就好比大脑与肢体一般,思想与行动保持一致,关键在于大脑与肢体实现同时感知、统一行动。也就是说,数字化战场上,C3I系统的通信功能主要是确保C3I系统和武器系统实现同时感知、统一行动。实现这一目标,信息传输系统网络化运行是其实现基础,通信覆盖全领域则是信息传输系统网络化运行的基本条件。通信覆盖全领域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指通信系统覆盖全域,它以整个地球为数字化战场全领域,在全球部署通信侦察系统,以实现信息传输系统网络化运行;另一种是指通信系统延伸至武器系统的“神经末梢”,它以武器系统打击到的范围为数字化战场全领域,在武器系统各个环节部署通信监控系统,以实现信息传输系统网络化运行。
数字化战场上的作战部队,是武器系统的组成要素,是与武器装备相结合的作战系统,其数字化表现不仅体现在武器装备数字化上,还表现在部队建制、组织纪律和战斗力上,更表现在作战部队与武器装备的结合上。
  1. 在数字化战场上,作战部队在建制组成上趋于多元化,不仅是指征兵范围面向全体人民,还向具有特殊功能的动物扩展,充分发挥其功能。例如,在信息感知能力上,就可以充分利用狗的嗅觉功能,发现更加隐蔽的战场信息。
  2. 在数字化战场上,作战部队在功能结构上趋于专业化,是指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结合作战部队的日常工作,通过反复考核评估、教育训练,使作战部队具备一定的功能结构,有效发挥其作战效能。
  3. 第三,在数字化战场上,作战部队在战斗力上趋于精确化,是指通过训练评估使作战部队充分掌握运用不同作战方式、使用不同武器装备作战,将实现的不同效果,确定其作战效能指标。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