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速写本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图书信息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3月1日) 平装: 190页
正文语种: 汉语
条形码: 9787112116980
产品尺寸及重量: 22.4 x 20.4 x 1.4 cm ; 481 g

作者简介

张路峰,1964年生于河北丰南,1984年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并留校任教,1999年调入北京,2001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2003年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教学与研究工作。已出版《向中国学习:城市之道》(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建苑文心:建筑评析论文集》(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设计之道:建筑师访谈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等。

序言

这本书中所收集的习作,均选自我20多年来的速写本。
我自幼喜欢画画,但当时并没有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只是临摹些“小人书”、画些“批林批孔”的宣传画而已。直到上了大学,开始学建筑,才算正式接触作为建筑学基础的美术课程,开始画素描、速写、水彩等。我的两位美术老师黄佳先生和周洪才先生非常重视速写的训练,美术课结束后还要求我们每周交三张速写作业。他们告诉我,徒手画是建筑师的基本功,要多画速写,而且要持之以恒。从那时起,我开始有了速写本。
大学二年级测绘实习我们来到沈阳故宫,我负责测绘凤凰楼的东配殿。指导我们班测绘的是当时在辽宁省博物馆工作的曹讯先生。曹先生对我的速写给予了具体的指点,先生本人的画作也一直是我学习的样板,其洒脱的线条、苍劲的笔触至今印象深刻。毕业前的那个学期,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坐火车赴北京、上海、苏州、无锡等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参观实习。那时候班里同学有相机的还很少,即使带了相机,按快门也会很谨慎,因为一个胶卷的价钱相当于一个星期的饭钱。画速写则是更方便、更实惠的方法,我一路走、一路画,回来的时候,收获了三本速写。
毕业留校当了老师,由于开始的一段时间对身份的转变还不太适应,经常感到空虚、寂寞、迷惘。在屋里坐不住了,就拿个速写本走出去,在学校周围,在大街小巷,画那些街景和建筑。从秋天画到冬天,又从春天画到夏天。一年就这样过去了,我又收获了几本速写,速写成了排解心中苦闷和寂寞的良药,从此我逐渐养成了画速写的习惯。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