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晓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个人简介

他是一个身高只有一米三十几的中年男人,因为自己的身高,他曾经觉得自己会永远抬不起头来做人。现在,他是一家轴承厂的厂长,肩上担负着10多个工人的吃饭问题。在新昌,知道张金晓创业的人都会佩服他的坚韧和毅力。
  张金晓,老家在城南乡大潘村,今年38岁,身高只有1米三十几,初中毕业。读书时成绩很不错,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身高,张金晓说自己也许会接着上高中,然后大学。
  张金晓家里其他人的身高都很正常,他两个哥哥的身高都在180厘米以上。但张金晓两三岁时生了一场病,身体就停止了生长。张金晓说,上学时看到别人的身体一年高似一年,但自己却没有再长高,他自己很难过。
  参加第一份在福利厂的工作时,张金晓家里人因为害怕他会难过,特意让他两个哥哥到城里陪了他一个星期。
  “我曾经以为自己会一辈子抬不起头来做人。”张金晓说,正因为自己没有任何优势,他就只有拼命干活,比别人做得更好,这样反而坦然了。
  之后,张金晓进了新昌一家轴承企业上班,刚进去时只是一个普通工人,但过了几年,他已经成了厂里的技术管理员,曾被公司派到河南洛阳工作过。
  2005年,张金晓从轴承厂出来,决定自己办厂。张金晓说,当时自己唯一的优势是有技术,办厂的几万元钱都是从亲戚那里借来的。
  张金晓说自己走的是一条有进无退的路。
  在张金晓的打理下,轴承厂从只有五六台小台车发展到了三十多台小台车,工人也从五六个发展到了十多个,现在,工厂一年的产值在五六十万元上下。
  工厂做大了之后,张金晓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他告诉记者,因为自己轴承厂规模太小,有时候如果客户不能按时付钱,他就会担心自己没有钱维持工厂。张金晓说,有一次一位上海的客户拿了货没有付钱,他们就变得非常被动。
  2008年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张金晓说,当时工厂唯一的利润就是卖铁末。最困难的时候,去学校接儿子放学时,发现口袋里只有两个五毛钱的硬币。张金晓说,自己的妻子是个聋哑人,有问题时,他根本找不到人商量,困难的时候晚上偷偷掉眼泪,但到了白天,他是工厂里最忙的人,既要当修理工又要当搬运工还要谈业务。
  “办厂之初我就知道会面临很多困难,但是为了家庭还有10多个工人我一定会撑下去。”张金晓说。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