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嵩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光绪六年七月二十五日(1880年8月30日)生。父士哲,前清廪生;叔世勋,光绪己卯(五年,1879)孝廉,皆一时名宿。太岳幼聪慧,九岁能文,有神童之目,而性温厚含蓄,寡言辞,有威仪,凤山知县吴鸿宾爱其颖异,妻以季女。日人据台后,考入台中师范,毕业后执教鹿港公学校,凡六年,积极阐扬我国学术文化,日人忌之,遂解其职。1909年乃应雾峰林氏之聘课读其家。寻诣草屯组读书会,又遭日人禁止。于是再赴雾峰,与林献堂、阶堂兄弟创「革新青年会」,授里中子弟以国学。日人查禁再三;继又设「一新会」,创立「一新义塾」,讲学垂三十年,孜孜论道,极力灌输祖国文化,益致力于诗古文辞。既参加栎社,1917年又与施家本陈怀澄等设鹿江大冶吟社,并继施家本之后接任社长,诱掖后进,对鹿港诗风振扬影响甚大。除诗文外,复善书法,真书、行草,孤标峻洁,为世所珍。性寡言,心贯群经,居身方正,有威重。1938年(昭和十三年)十二月廿二日卒,年五十九。着有《太岳诗草》四卷,《文存》二卷。其三子幼岳克绍箕裘,亦以诗鸣,有声于时。民国五十七年春及七十六年夏曾校刊《太岳诗草》及《太岳诗草补遗》二书行世。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