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草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地理分布

产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西藏;生于河漫滩、湿润草地、林下、沼泽草甸和灌丛草甸,海拔2600-4800米。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哈萨克斯坦(中亚地区)、吉尔吉斯斯坦(天山)、朝鲜、日本、蒙古、欧洲、北美洲也有分布。
嵩草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蒙古、中亚也有分布。

植物形态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黑褐色须状,入土不深,秆细单生,圆柱状,直径1.5毫米左右,株高30厘米,有钝棱,基部入土部分成黑褐色。叶片针形,短于或等长于生殖枝,基部具褐色的老叶鞘。花序圆柱状,小穗单一顶生,长1~2.5厘米,直径2~3毫米,侧生枝小穗含雌、雄花各1朵,很少有2雄花;鳞片长2.8~4毫米。果长2毫米;大多数具褐色喙。
根状茎短。秆密丛生,纤细,高10-50厘米,粗0.7-1毫米,柔软,钝三棱形,基部具褐色至栗褐色有光泽的宿存叶鞘。叶短于秆或与秆近等长,丝状,柔软,腹面具沟。穗状花序线状圆柱形,长1-3.5厘米,粗约2 (3) 毫米;支小穗多数,稍疏生,顶生的雄性,侧生的雄雌顺序,在基部雌花之上具1 (2) 朵雄喙,极少数在雌花之上无雄花;鳞片卵形、长圆形或披针形,长2.5-4毫米,顶端钝、圆或渐尖,纸质,栗褐色,有光泽,有宽的白色膜质边缘,具1条中脉。先出叶卵形、椭圆形或长圆形,长2-3.5毫米,膜质,下部白色,上部栗褐色,在腹面边缘分离至3/4或2/3处,背面具微粗糙的2脊,脊间无脉,顶端渐尖或钝形。小坚果倒卵形或长圆形,三棱形,有时为双凸状,长2-2.5毫米,黄绿色,成熟后为暗灰褐色,有光泽,基部几无柄,顶端具短喙;花柱基部稍增粗,柱头3个,有时2个。花果期5-9月。
本种的雄花通常含3枚雄蕊,但有少数植株的雄花含2枚雄蕊,同时也有含3枚雄蕊与含2枚雄蕊的雄花生在同一穗状花序上的情况;小坚果也有与上述类似的变异,它们通常为三棱形,有少数为双凸状或平凸状,前者在花期有3枚雄蕊,后者为2枚,也有两者出现在同一花序上的变异。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寒中生密丛型多年生草本,是高寒草甸植物。生长在海拔2500~3400米的亚高山和高山草甸带。喜寒冷湿润气候,也具有一定抗旱能力。对温度反应敏感,在温暖湿润的山地草甸带不能定居。对水分条件要求不严格,既能在土层深厚、持水能力强,较湿润阴坡上生长;也能在轻度石质化土层薄、持水能力差,较干旱的阳坡上生长,最适宜生长在壤质的高山草甸。嵩草常与黑花苔草(Carex melanatha)、白尖苔草(Carex atrofusca)和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等一起组成高寒草甸群落。在群落中成为优势种或亚优势种。草层高度10~20厘米,总盖度50%~70%,产干草405~525公斤/公顷。须根相当发达,与其他莎草科植物根系交织一起,形成富有弹性的生草土。因此具有耐牧、耐践踏特性。在天山北坡的高山草甸上,5月上旬返青,6月中旬抽穗开花,8月下旬枯黄。

饲用价值

再生能力强,耐牧,株本小,适宜放牧利用。茎叶、花果各类家畜均喜食。嵩草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夏季气候凉爽,无蚊蝇干扰,最适宜作羊、马的夏牧地。营养价值较高,风干草在阉牛瘤胃中48小时的消化率为60.31%。富含蛋白质。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