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巫仙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图书信息

作者:米吉卡
出版时间: 2008-3-1

字 数: 129000
版 次: 1
页 数: 222
印刷时间: 2008-8-1
开 本: 大32开
印 次: 2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39532080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少儿 >> 儿童文学 >> 童话
定 价:¥15.00

内容简介

不再只是王子公主,不再只是仙女精灵,连巫婆都变得这么现代、可爱、有趣,那些魔力无边的童话人物,很有可能就是你的玩具,甚至说不定就是你的同学。这些童话作家就是你身边的叔叔阿姨,这些精彩的童话故事,就来自于生活中你不曾留意的细节,本书为“中国当代童话新锐作家丛书”的其中一册,收录了新税作家米吉卡的十七个童话故事。

作者简介

米吉卡,本名曹娟,女,80后儿童文学作家,自由撰稿人,多家报刊专栏作家,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分

级阅读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市作家协会理事。
2006年起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已在全国六十多家杂志、报刊发表童话故事五百余篇;结集出版文学专著 5 部;图画书7套。
2007年6月,短篇童话故事《盘子、筷子、碗》荣获第22届陈伯吹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
2009年1月,《米米熊快乐认知丛书》翻译进越南。
2009年8月,《品格教育童话——胆小鬼》荣获马来西亚2009年8月中文图书畅销排行榜儿童类第一名。
2009年8月,《品格教育童话——吝啬鬼》荣获马来西亚2009年8月中文图书畅销排行榜儿童类第七名。

目录

小巫仙
阿大的农场

米米塔
绣球花田
小妖精大妖精
欢喜冤家
白棉花
杯子
通往心灵的梯子
玩具熊
面包的新生
晒晒冬天的太阳
人鱼
兔子的冬天下白面
说一个故事给你听
鲨鱼牧场
逃跑进行时

评论

--专家点评
《中国儿童文学》2008年第4期/周锐(周锐,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著作有《幽默聊斋》、《元首有五个翻译》、《蚊子叮蚊子》、《哼哈二将》、《书包里的老师》、《中国兔子德国草》、《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戏台上的蟒蛇》等七十余种,曾一百余次获奖,包括第二、三、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四、五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新时期优秀少年文艺读物一等奖、台湾第二届杨唤儿童文学奖、第六届夏衍电影文学奖等。)
米吉卡不姓米,这是个笔名。我们的童话家长辈里,除了孙幼军老师,包蕾、贺宜、洪汛涛、金近……都用笔名。那时候大家认为作家都要抽烟的,都要用笔名的。我们这代写童话的把这些传统改变了,只有冰波一个人用笔名并抽烟。不过他的笔名也只是把姓去掉,挺不彻底的。可现在童话界的笔名又重新时兴起来:米吉卡、流火、两色风景,对了,这跟网络有关系吧,他们先是用网名在网上写作,出书时网名便成了笔名。我将这猜测求证于米吉卡本人,她说确实是因为在网络论坛注册ID的需要,普通名字都被注册过了,就随意编造了一个偏僻的名字,“我是一个还满一根筋的人,所以在我身上发生的许多意外和偶然都继续下去了,包括‘米吉卡’。”我的小读者慈琪告诉我,她在温州某条街上发现一家名叫“米吉卡”的服装店,广告牌上的画也很像卡卡画的。慈琪便去米吉卡的博客留言,问她有没有开店,卡卡否认了。那么这是一家“盗版店”。米吉卡身在烟台,竟在温州发现盗版,她不胫而走的名声走得挺远的啊。其实这还不算什么,米吉卡的《米米熊快乐认知丛书》已经授权到越南,外国人都将知道中国出了个米吉卡了。
我知道米吉卡是在两年前。06年4月下旬,冰波帮我在新浪开了博客。劳动节那天,我在我的博客上辟出一块“新人作品展示区”,希望编辑们蜜蜂般地飞来。第一个报到的新人便是米吉卡,她介绍自己的博客:“全是故事噢!全是!”我回答:“我会去看,但最好贴在这里给大家看。”“好,卡卡这就去找稿子,可以贴好多吗?”不一会儿,米吉卡携十来篇童话轰炸展示区。第一篇叫《不会讲故事的枕头》,说所有的枕头都会在孩子的梦中讲故事,但有个枕头因为不会讲故事使小主人夜夜无梦,它挺难受。有一次这枕头学小主人背诵课文,歪打正着地取得奇效。接着枕头又帮小主人在梦中背外语单词,最后小主人考场得意,皆大欢喜。读了这故事觉得有点不是味儿,孩子们已经不堪课业重负了,还要他们在梦中复习,不太那个吗?米吉卡的这些童话还欠成熟,但优点也是明显的。一是有编故事的能力,二是有儿童文学的感觉。有的年轻作者在童话中表现自我,也写得不错,可他们从构思到语言都是成人的(或者说貌似儿童的),我觉得宗璞的童话就属于这一类,不是不好,而是不适合孩子。米吉卡也表现自我,但得天独厚的是她的自我很接近孩子的自我。我开辟新人作品展示区后,《文学报》的朋友便希望我在他们那儿办个每月一期的专栏,专门推介儿童文学新人的博客。这个专栏定在6月15日面世,第一期的稿子必须够份量。我已在展示区里找到一些佳作,但还期待能让人眼前一亮、心里一动的作品。在筹备专栏的最后时限,我来到米吉卡的博客。我一眼看见了《盘子、筷子、碗》,读毕心底欢呼。说的是三个外星人来到地球,为了判断地球上有没有好吃的、值不值得霸占,他们分别变成了可以接近食品的盘子、筷子、碗。一个小男孩在安慰伤心的小女孩,他把一些石子夹进盘子,说青的是肉丝卷,红的是草莓……还像盛粥一样在碗里盛上沙子。三个外星人吃了石子和沙子,恨恨地放弃了地球。这里面有中国民间智慧故事的影子,但正反面人物都被妙不可言地儿童化、游戏化了。米吉卡的童话这么快就臻于成熟,令人吃惊。《盘子、筷子、碗》上了我在《文学报》的首期专栏,我还在自己的博客上特别推荐。编辑们真像蜜蜂一样抢着飞来了……不久后这篇童话获得第22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我那专栏每期介绍一个新人及其博客,以后还有流火、吕丽娜、卢颖等。每期有一条
——“关于博主”,米吉卡很简单地填了“喜欢听故事,喜欢讲故事”。后来她告诉我,她很受奶奶的影响,奶奶喜欢讲故事,以至于米吉卡直到现在还认定天下的奶奶都一样,她们是最会讲故事的一个族群。夏天的晚上,奶奶会把蚊帐搭在院中,就在帐子里开讲。对卡卡来说,奶奶的故事是传统的还是原创的都能接受,“但我会对一件事非常介意,那就是奶奶讲故事的时候必须面朝我,是的,必须,如果我躺在她的左边,她就得把脸转向左边。”奶奶不仅能讲星星的故事,还能根据星星判断时间,奶奶总能看着星星把钟点说得相当精准。另外,奶奶的花圃也培养了米吉卡对植物的兴趣。米吉卡觉得自己对细微事物的观察力、天马行空的想像、细腻的情感都来自奶奶的馈赠。另一个对米吉卡影响较大的人是爸爸。米吉卡从小见爸爸最常做的两件事便是看书和写毛笔字,但米吉卡对这两件事都意兴阑珊。好在爸爸从没逼迫女儿去做这些,不过他会在晚饭后妈妈收拾桌子的这段时间把他看的书讲给女儿听。一开始米吉卡听得有一搭没一搭,后来觉得有趣,便天天缠着爸爸讲。爸爸看的书很杂,于是米吉卡听得也杂,历史故事、名人传记、诗歌、经典名著……什么都听。从上小学开始,爸爸每次带米吉卡出去玩便有了附加条件,就是回家要写一篇日记。尽管米吉卡的日记写得偷工减料,但爸爸的评价却常常是 “有进步”、“很不错”、“非常棒”,可能正是这些鼓励的字眼让米吉卡慢慢觉得写东西有意思起来。于是从课程表里有“作文课”这个项目起,米吉卡开始习惯老师拿着她的作文当范文来读了。
因为喜欢小孩子,米吉卡后来读了幼儿师范,如愿地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她必须给小孩子们讲故事。最初她会讲书上的故事给孩子们听,当讲到自己都不耐烦的时候,便开始编故事。有时候是事先编好,有时候是看到什么就即兴地编,偶尔自己也会被这些胡乱编出的故事吸引。在幼儿园工作了近四年,米吉卡突然辞职了。不是因为什么不愉快,相反,那时她刚刚被评为“优秀幼儿教师”。她的辞职原因在别人看来匪夷所思——她将一批孩子从小班一直带到大班,跟他们的感情非常好,现在他们要升入小学了,米吉卡很舍不得,很难过。这是一部分原因,“另一方面,我一直觉得自己应该试着做点儿别的什么,可能这是80后的通病,就是想让自己能多体验一些东西,我想去做任何我没做过的事情。辞职后具体要做什么,脑子里一点儿谱都没有,却莫名其妙地有信心。好在我爸妈对这事的反应并不是很强烈,或者说,在他们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我已经兴高采烈地辞职了。”辞职后她原想给自己放一段假,可是因为好玩写了几个小童话贴在论坛里后,从此就一发而不可收拾。她记得她写的第一个故事是《太阳感冒了》,那些日子总是阴天下雨的,就替太阳担忧写了这个故事。故事贴出去没几天,收到《小溪流》一个编辑的邮件,问能不能把这故事发在他们的杂志上。米吉卡稀里糊涂回复了两个字:“好的。”于是,《太阳感冒了》在五月号《小溪流》上发表出来。那时是2006年5月,我的新人作品展示区刚刚开张。
我原以为,辞职在家写童话,对一个新手来说应该压力不小的。没想到米吉卡的状况完全不在我的经验范围。她写童话顺利得像童话。每天可写一两篇童话,贴到网上便被编辑要了去。接下来便开始接受约稿了,甚至不久她就拿到了书稿预付款。不过,各方面的鼓励使她对从事这份工作渐渐严肃起来,执着起来,不像开始时只是玩玩的态度。
我除了欣赏米吉卡的写作才华,还佩服她始终坚持儿童文学的品质。我知道有些青年人在跟书商合作,一本一本地“做书”,甚至是“攒书”。可是请你访问这个以写作为职业的女孩的博客,你会时时不由莞尔,因为你读到的是真正的、纯粹的、一流的儿童文学。我随手点击,取出她的两篇佳作公诸同好。一篇叫《眼睛里的小雨哗啦啦》。把流泪比作下雨,太没有创意啦,可她确实写得十分可爱。豆豆第一天上幼儿园,淌眼泪了,小朋友问他为什么哭,他说我不是哭,是眼睛里下小雨了。小朋友们有的请他给花浇水,有的请他给玩具青蛙洗澡,有的请他用眼泪敲小鼓。最后大家问:怎么不下雨了?豆豆说:晴天了!还有一篇叫《别怕》,是首充满童真、温馨、想像力和机智的诗。两个声音反复对话,一个老是说(说了19次)“我怕,梦里黑”。另一个答以形形色色的安慰:“别怕,我会把灯笼点亮挂在你梦里,再大的风也没本事把它吹灭”;“我会把游乐场里的木马拉到你梦里,你想骑多久就骑多久”;“我会把一大摞故事书搬到你梦里,上面写的全都是你认识的字”;“我会把正午最温暖的一片阳光引进你梦里,你可以用它晒着脚底板睡觉”;“我会把成群的云赶进你梦里,让你在软软的世界里摔跤也不会疼”;“我会把最大的那支冰淇淋带到你梦里,放心它还一点儿都没有化”;“我会把电视机安在你梦里,每一个台播的都是动画片”最后害怕的声音说:“我还是怕,梦里黑。”安慰的声音就说:“别怕,我,会到梦里陪你。”
米吉卡的博客上不仅有她的作品,还有她写作之外的精彩生活。她告诉我:“开始时由于一下子没有完全适应全职写作的状态,时间上也不太会安排,所以有段时间被稿子压得有点儿喘不过气来。现在已经完全调整过来了,每天我会安排三个小时以内用于写作,不会让自己感到累,其余时间可以无组织无纪律自由支配。正是这样的安排,让我可以看更多书,涂鸦,看动漫,逛街,也让我更爱写作。”她的意思好像是——要是写得太累就会厌烦写作了。我不由喟然轻叹:同样是专职写作,50后就不如80后潇洒啊。我是一天写到晚,只用座机不用手机的。有一次一个小学生以记者口吻问我:“您是不是把工作和娱乐结合在一了?”我吃惊地回答:“是这样的!”我确实觉得每天的写作给我带来了足够的快乐,我早已习惯了在写作中玩了。那么,对比年轻朋友的丰富多彩,我会不会觉得自己可怜呢?倒也不。各有各的活法。我会为年轻人欣喜。看看米吉卡博客上的琳琅满目吧。除了展览她新买的好书,给自己的童话故事画的封面,还会有一些奇奇巧巧的小玩艺儿。她花了不少时间缝制了一只人见人爱的小蜗牛。有一次她给大家看一盆核桃,说本来是边砸边吃的,后来就成了为砸而砸,“根本是在迷恋核桃碎裂时喀嚓喀嚓的响声。”她甚至会买个短发头套拍张照片逗逗网友,让大家对她被误杀的长发产生惋惜。大雪后她拍了一组雪景,配上诗。一丛雪中枯枝,诗曰:“我都不记得它们春天的样子了,不知道它们自己还记不记得。”雪地一行足迹,诗曰:“谁的脚印忘了带回家。”她说她礼拜天去教堂,觉得唱诗班领唱的女子穿着白袍挺好看。她说她找到一间很漂亮的冷饮店,点了最大盘的冰淇淋,吃到吃不下为止。她说她的眼睛不舒服,妈妈要她每天吃一根胡萝卜,她拒绝道:“兔子倒是爱吃胡萝卜,你看它把眼睛吃成什么样了都!”她说有个朋友半夜打电话来讲他梦里想到的故事,但她早上醒来已毫无印象了。刚想打电话问朋友,那朋友的电话又来了,问她是否记得他遗忘的故事,于是那故事便成了永远的谜。米吉卡通过网络结识了很多朋友,平时不光聊儿童文学,还包括旅行、动漫、手工、古董、星相、布袋戏、美术鉴赏……等等等等。于是她建立了一个名叫“半只饼干”的群。为什么叫这名字?她说大概当时饿了吧。大家在群里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也会得到毫无保留的关心,共享资源、灵感和松。米吉卡说:“或许半只饼干以后还会以其他各种形式呈现,但我们永远是一群热爱儿童文学的孩子。”
染指儿童文学两年来,米吉卡在各报刊已发表了三百余篇童话故事,出版了《小巫仙》、《我是个坏心眼的女巫》、《绣球花田》、《米米熊快乐认知丛书》。还有几套绘本在做插图,即将问世。正在写作的是两套校园小说。明年会有一个标题为“奇幻米吉卡”的专栏开辟出来。我们等着米吉卡在她的盘子里变出更多的红红绿绿的好东西。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