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楠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20米,胸径50厘米。小枝有棱,密被黄褐色或灰黑色毛。叶倒卵状椭圆形或倒卵披针形。

生长习性

苗期喜阴,需肥量较大,生长速度快。一年生实生苗可长到80厘米左右,两年生苗高度可达1.5米左右。耐高温,+40度左右均能正常生长,-10度左右也能安全越冬,适生能力较强。

地理分布

中国特有品种。分布于湖北、江西、湖南等省,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国家二级保护树种。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为主,幼苗期喜阴,生长较快。

主要价值

国家首推楠木树种
主要用于园林观赏树栽培。也可作行道树。
宜昌楠(俗称金丝楠)成为国内首个由国家科技部、财政部联合行文[国科发农(2009)511号]推广并获国家财政资助的珍稀楠木品种。该品种由中科院武汉植物园1984年开始选育,2003年通过湖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已在黄河以南的湖北、湖南、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安徽、广东等省市示范种植近十万株,各示范点普遍反映生长情况良好。宜昌楠属樟科楠属常绿乔木,树高达25米,树干通直 ;主根明显、发达,深扎地下;中速生长,材质异常坚硬;树冠宝塔形 ;叶片浓绿 , 倒卵状披针形,半革质化,四季常绿。
宜昌楠(俗称金丝楠)具有:
(1)适应性强。夏季高温期间在武汉市内,冬季低温时节在神农架林区均能正常生长。尤其是2005年元月中下旬湖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冻雨天气(-6.3℃),许多樟树叶出现冻死的严寒条件下,宜昌楠大小苗均安全越冬;
(2)园艺特性好。树型呈塔型、叶片半革质化、四季常绿;
(3)生长较快。较其他被称为“楠木”的乔木树种生长快30—40%,每年抽新梢两次,春秋季嫩梢呈浅红色;
(4)繁殖简便。以种子繁殖为主,与樟树育苗技术完全相同;
(5)萌发能力强。全冠苗移栽除叶后只要注意保持苗体水分,浇足定根水就能成活;
(6)材质优良。宜昌楠材质上乘、经济价值高。
(7)抗逆性强。适宜土层深厚、肥沃、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生长,2009年据浙江、广东、江西、安徽、福建、武汉等地苗圃及绿化单位报道,在经历了数场台风肆虐后当地所种植的宜昌楠大苗在飓风中均安然无恙,未出现一例被台风吹倒折断或连根拔起的现象。相比之下,宜昌楠(俗称金丝楠)较其他园林绿化树种具有更好的抗台风能力。宜昌楠(俗称金丝楠)被认为是替代香樟的最佳常绿景观树种。
2010年11月,武汉首条由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宜昌楠为骨干行道树的“楠树大道”,在武汉青山区友谊大道、随州街出现。据悉,青山区友谊大道、随州街将重新栽上观赏效果好的宜昌楠和高大浓荫的法桐,其中随州街将新栽宜昌楠 80多株。据了解,这是江城首次在街道成批栽种该树种,其特点是高大浓荫,树冠呈塔形,主干笔直,四季常绿,能耐-10℃的极端低温和40℃的高温,比较适应武汉冬冷夏热的气候。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