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西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简介

第一个子西,宜申(?-前617年):芈姓,斗氏,名宜申,字子西,若敖氏后裔。春秋时楚国司马。楚成王在位时期若敖氏家族人才辈出,出将入相。前634年,斗宜申与令尹子玉一起率楚军灭夔。前632年,城濮之战时,子玉与晋文公交战,由斗宜申指挥楚军左翼,被晋军击溃,欲引咎上吊,恰遇带着楚成王赦令的使者赶到,阻止了自杀。战后,楚成王任命他为商公。后改任他为工尹,掌管百工。楚穆王杀父即位后,斗宜申等欲为楚成王报仇,策划杀死穆王,阴谋败露后被处死。
第二个子西,王子申,字子西,太子建的弟弟,楚平王二年,太子建未婚妻被费无极挑拨他父亲楚平王所夺,父子之间遂生隙,后背叛郑国被郑国人所杀,他的弟弟被王子珍被立为楚昭王。楚平王之庶子,楚昭王兄长。
姓:芈
名:申
字:子西
时代:春秋时期
身份:楚国令尹
子女:公孙宁、公孙朝
第三个子西,姓公孙,名夏,郑国人,子产的同宗兄弟,子产便是继他而主持郑国国事的。

生平

前516年,楚平王卒后,令尹子常欲立他为楚王。子西坚不同意,而拥立年幼的太子珍为楚君(楚昭王)。
楚昭王四年(前512),吴国公子掩余、烛庸逃亡到楚国。楚昭王封给他们大量土地,安排他们住于养(今河南沈丘东南),并为之修城,使其与吴王阖闾为敌。子西认为经历过楚灵王、楚平王两代的挥霍,此时的楚国民生紧迫,不宜与吴国为敌,且认为这只会激怒吴国,昭王不听。果然,吴王加强对楚国的攻势,伍子胥、孙武采纳曾经的晋国正卿荀罃之谋,频繁的袭击楚国,楚国疲于奔命。
楚昭王十年,吴军破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楚昭王外逃。子西留在郢附近建立新都,仿制了昭王的车子和服饰,收集溃散的楚国军政人员,以示楚国尚在。后得知楚昭王在随(今湖北随州市),即赶至随国跟从昭王。
次年,秦哀公入援楚国。子西率楚军配合秦军战于汉东,先后在军祥(今随州市西南)、公壻之溪(约在今湖北襄樊市东)击败吴军。在楚国复国战争中,子西立下大功,帮助弟弟复都郢都。郢都收复后,被任为令尹,掌管楚国军政大权。
前494年,吴国攻打陈国,楚国上下都很担心。子西说阖闾时代节俭爱民,夫差却奢侈虐民,吴国已经不能击败楚国
楚昭王二十七年(前489),吴伐陈(今河南淮阳)。昭王救陈,占卜不吉,决心死战,指定他为继承人。他再次坚辞不受。昭王死后,他拥立昭王之子熊章为楚君,是为楚惠王。后处事不慎,误召回流亡在吴的白公胜,并任之为巢大夫;
前479年,子西被白公胜所杀。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车七百乘,革显、革引、鞅、革半。晋侯登有莘之虚以观师,曰:“少长有礼,其可用也。”遂伐其木以益其兵。鲁巳,晋师陈于莘北,胥臣以下军之佐当陈、蔡。子玉以若敖六卒将中军,曰:“今日必无晋矣。”子西将左,子上将右。胥臣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陈、蔡奔,楚右师溃。狐毛设二旆而退之。栾枝使舆曳柴而伪遁,楚师驰之。原轸、郤溱以中军公族横击之。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子西,楚左师溃。楚师败绩。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败。
《左传·文公十年》:初,楚范巫矞似谓成王与子玉、子西曰:“三君皆将强死。”城濮之役,王思之,故使止子玉曰:“毋死。”不及。止子西,子西缢而县绝,王使适至,遂止之,使为商公。沿汉溯江,将入郢。王在渚宫,下,见之。惧而辞曰:“臣免于死,又有谗言,谓臣将逃,臣归死于司败也。”王使为工尹,又与子家谋弑穆王。穆王闻之。五月杀斗宜申及仲归。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