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吴国(五代十国时的南吴国)

吴国(五代十国时的南吴国)吴国(五代十国时的南吴国)
吴国(五代十国时的南吴国)
吴(907年-937年)是五代时十国之一。为杨行密所建,又称“杨吴”,亦称南吴,弘农,淮南。

吴国(春秋时吴国,又称勾吴)

吴国(春秋时吴国,又称勾吴)
吴国(前12世纪―前473年),由华夏族(汉族别称)在长江下游地区建立的姬姓诸侯国,也叫勾吴、工吴、攻吾、大吴、天吴、皇吴。 吴国第一代君主是姬吴泰伯,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即周太王)的长子,周文王伯父。由于周太王欲传位给少子季历及其子姬昌(即周文王),所以泰伯和仲雍便让位给三弟季历,并出逃至荆蛮,号勾吴。吴泰伯被后世奉为东吴文化的宗祖。 周武王战胜殷纣王以后,寻找太伯、仲雍的后代,找到了周章。此时的周章已经是吴君,就此仍封于吴。又把周章之弟虞仲封在周北边的夏都故址,就是虞仲,位列诸侯。 吴国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国都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江苏苏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到鼎盛。 吴国有季札通习中原礼乐。有孙武、伍子胥等名将,诞生《孙子兵法》。开凿邗沟(今京杭大运河一段)。有著名兵器吴钩。吴国于柏举之战西破楚;于夫椒之战南服越;于艾陵之战北败齐;于黄池之会会盟晋。出“如火如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典故。前473年,越王勾践复仇吞并吴国。

吴国(晋朝郡一级的封国)

吴国(晋朝郡一级的封国)
吴国是吴王的地方性封国,隶属朝廷(晋朝),吴国范畴是原吴郡所在地。西晋时吴国仅一任吴王,东晋时也是一任吴王。 在晋朝,吴王只享领吴国的俸禄,世袭罔替,但吴王不拥有吴国的军政大权,而是由中央直接任命官员对吴国进行管理。管理吴国的中央最高官员称为吴国内史。经朝廷批准后的吴王接班人便称为吴国世子。吴王的母亲则称为吴太妃。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