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长生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人物简介

1966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毕业。1973年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曾任保管部文物组组长、登编室主任。2006年起任教于北大资源学院文物书画专业。
吕长生
先后参加或主持的展览有:1987、1988年赴日本《中国历代女性像展》、1991年赴西班牙《中国文化艺术一千年展》、1995年馆内《中国历代妇女形象服饰展》、1997年赴香港《中国历史文物精华展》。主要学术成果有:《(聊斋图说)考》、《黄向坚初论》、《读宋拓颜柳白米四家法帖》、《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书画鉴定》辞目(合撰)、《馆藏法书大观》第十二卷《战国秦汉隋唐宋元墨迹》等。

突出贡献

长期从事古代书画编目、研究、鉴定和文物展览的内容设计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了我馆举办的展览项目,如《中国历代女性像展》(1987、1988年,日本)、《中国文化艺术一千年展》(1991年,西班牙)、《中国历代妇女形象服饰展》(1995年,北京)、《中国历史文物精华展》(1997年,香港)等。曾参加金陵画派、吴门画派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中国书法史论国际学术研讨会。独立或参与馆内外书画鉴定工作。④发表书画研究论文数十篇,对本馆收藏的《聊斋图说》进行了编目,撰写说明十余万字。主要著作论文有:《评宋人<辋川图卷>——兼考唐王维<辋川图>》、《情高韵美——读高凤翰的两本花卉册》、《黄向坚初论》、越州石氏之谜》、《<聊斋图说>考》、《柳书二题之一·<司徒刘沔碑>著录考述》、《柳书二题之二·柳书的风格》、《四家法帖中的颜、柳之帖》、《陈恭尹及其书法艺术》、《返璞归真别开新面——郑于鹤艺术赏晰》、《宋拓四家法帖中的米帖》、《横笔行天下,奇哉张大千》、《江山如此多娇》等。

著作论文

《评宋人〈辋川图卷〉——兼考唐王维〈辋川图〉》、《情高韵美——读高凤翰的两本花卉册》、《黄向坚初论》、《〈聊斋图说〉考》、《柳书二题之一〈司徒刘沔碑〉著录考述》、《柳书二题之二柳书的风格》、《四家法帖中的颜、柳、白书帖·上、下》、《陈恭尹及其书法艺术》、《返璞归真别开新面——郑于鹤艺术赏析》、《宋拓四家法帖中的米帖》、《横笔行天下,奇哉张大千》、《江山如此多娇、《米芾喜藏谢安〈八月五日帖〉·上、下》、《中国历史博物馆藏书法大观·第十二卷·战国秦汉宋元墨迹》主编、独立撰写序论、图版说明。

文论

《古画品录》是中国画的经典理论
1.“画有六法”
南朝·齐(479-502)谢赫,生卒年不详,画家、评论家,以人物画著称。著《古画品录》,文中述及三十三名画家,分级六品,其前序引云:
“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唯陆探微、卫协备该之矣。然迹有巧拙,艺无古今,谨依远近,随其品第,裁成序引。……”
按:卫协,西晋画家,擅长画道释人物故事。陆探微,南朝·宋画家,擅长画肖像、人物,兼工蝉雀、马匹,也画山水林木。谢赫的“序引”提出了“画有六法”,认为完全具备六法的画家很少。只有陆探微及卫协两位是六法俱全的大家。此后,六法名重画坛,以至习惯地成为绘画的代名词。
2.“论画六法”
大约历经三百余年之后,至唐宣宗大中元年(847),书画家、鉴赏家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问世。其书卷一《论画六法》说:“昔谢赫云,画有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模移写,自古画人罕能兼之。”张彦远引述六法,取其每句前四字,舍其句尾“是也”二字。此后千余年以来,六法每句四字成为定式。
张氏论曰:“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至于鬼神人物,有生动之可状,须神韵而后全。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在这里,张彦远的论述,言简意赅,已经包含了六法中前四法的全部内容及其相互之间的主次因果关系。绘画象物,立意为本,求其生动,全其神韵,用笔是关键。否则,不得其形,难有其彩,骨气神韵,从何谈起。在《历代名画记》卷二之《论顾陆张吴用笔》文中,说顾恺之的画迹用笔,“紧劲联绵,循环超忽,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十分清楚地阐述了绘画立意与用笔的因果关系及其重要性。六法之五,张彦远说“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言及本质,为后世历代名家所宗。六法之六,张氏说“至于传模移写,乃画家末事。”此说符合事实。因为身为画家,当以锐意创新为要务。
总之,唐张彦远完全赞同谢赫“画有六法”的立论。不仅解读评论六法精练透彻,妙语时出,而且以六法为准则,品评唐代及其以前朝代的绘画名家。如上述卷一张氏论六法文中说“自顾、陆以降,画迹鲜存,难悉详之。唯观吴道玄之迹,可谓六法俱全,万象必尽,神人假手,穷极造化也。”

研究方向

书画,鉴定和文物展览的内容设计。

著作

战国秦汉隋唐宋元墨迹
《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书画鉴定)》辞目
《馆藏法书大观》第十二卷——《战国秦汉隋唐宋元墨迹》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